】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艺术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8-11 10:58:46


 

  开放与通商带来了审美趣味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在工艺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瓷器为例,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各种异域物品,其中就包括青花料“苏麻离青”。此次展览展出了一件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造型源于伊斯兰教寺院里沐浴净身用的金属执壶,颇具异域风情。这一时期,御窑厂烧造了不少此类器物,用于与西域诸国的朝贡贸易。明清景德镇工匠还完成了许多外来订制需求,如展品中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镂空带托盘果篮,青花浓艶,纹样生动,堪称实用与装饰完美结合的作品,主要销往欧洲,是外销瓷的代表。

  上海开埠以后,江南文化的重心逐渐移至沪。一个庞大的画家群体以上海为活动中心卖画为生,所作绘画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雅俗共赏,被称为“海上画派”。20世纪后,“海派”的称呼扩散到戏剧界,很快又漫至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风尚、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于是有了海派文化的概念,成为上海的文化主流。海上画坛的部分艺术家,如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等,远渡重洋学习西洋绘画技法,回国后又借鉴西方绘画教学体系创立美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引领中国绘画等艺术的发展。所谓“海派”,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标新,又有对中西文化的糅合,更由各地移民共同铸就。

  展览的最后展示了颜文梁运用西方印象派技法所绘油画《黄浦江夜航图》。在星月渔火辉映下,黄浦江静静流淌,正是江南文化在开放、兼容、创新中发展,并走向中西汇通、多元融合的映照。

  (作者为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春风千里”展内容策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