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全国前三季度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278人
http://www.CRNTT.com   2020-10-07 16:57:37


 

  前三季度,全国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重灾区域集中。主要灾情指标呈现“三升、两降”特点:一是受灾人次上升。共有29个省(区、市)290个地级市1904个县区受到洪涝灾害影响,7373.7万人次受灾,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9.1%。二是转移安置人数上升。全国紧急转移安置474.3万人次,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46.6%,为近年同期最多。三是直接经济损失上升。洪涝灾害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受灾程度深,农业渔业、居民住房、城乡工商户、基础设施等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198.6亿元,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27.6%。四是死亡失踪人数下降。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全力做好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全国洪涝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278人,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51.5%。五是倒塌房屋数量下降。随着近年来农村房屋质量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提升,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因灾倒损民房数量。洪涝灾害造成7.2万间房屋倒塌,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57.4%。

  此外,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西南、中南、西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多发。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297起,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占比98%,未发生单次造成10人以上死亡失踪的地质灾害事件。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最多,占全国总数的5成以上。

  三、乾旱灾害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明显

  前三季度,旱情较常年明显偏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阶段性特征明显。全国旱情从年初开始,主要经历了西南地区冬春旱、华北地区春旱和东北地区夏伏旱,云南省受旱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二是区域性特征明显。除云南外,今年北方地区旱情相对较重,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5省(区)因旱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国旱灾总损失的62%和66%。三是旱涝灾害交替发生。部分地区降雨时空分布明显不均,阶段性的旱涝灾害在多地同时发生,四川、重庆、辽宁、吉林等省(市)前期旱情较重,入汛后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旱涝急转。四是局地旱情较重。云南省受连年降水偏少影响,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加上今春降水偏少态势持续,旱情持续发展,峰值时全省有159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78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6月下旬至7月底,东北地区降雨偏少4成,旱情峰值时辽宁、吉林等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36千公顷。进入8月份后,全国累积面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江河来水量总体偏多,全国大部旱情缓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