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空调房”和“千里眼” 守住亿吨大国粮仓
http://www.CRNTT.com   2020-10-26 11:16:08


  中评社北京10月26日电/储存了5年的小麦、3年的稻谷和3年的玉米培育出了青翠的小苗,这些即将出库轮换的粮食,仍能保持90%至95%的出芽率……这是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储粮”)第三届公众开放日活动上看到的神奇景象。

  让储存的粮食保持超强的生命力,靠的就是众多“黑科技”。吹内环流“空调”、“气”死虫害霉菌、装“千里眼”织就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这个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储备集团,成立20年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助力守住“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中储粮董事长邓亦武介绍说,该公司2015年以来累计已投入80多亿元资金进行了各种科技化改造,目前中央储备粮的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综合储存损耗率从2%以上降至1%以内,南方地区控温储藏的稻谷出库时品质如新,“藏粮于技”效果显着。

  住“空调房”“黑科技”赋能绿色储粮

  走进中储粮北京顺义直属库有限公司,一排排形似巨大集装箱的白色平房仓映入眼帘,沿着32号粮仓外部的不锈钢扶梯而上,抵达顶部进入仓内,一股谷物特有的芳香扑面而来,2018年河北出产的6700多吨小麦在这里住着“空调房”,储存两年多品质依旧如新,背后是多项绿色储粮“黑科技”的支撑。

  中储粮北京分公司自主研发的内环流控温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冬冷夏用,自给自足,让粮堆做自己的“绿色空调”。

  “冬季通过埋藏在粮堆里的通风管道和外部的通风口,把仓外的冷空气抽进来,打到粮堆下面进行蓄冷。到了夏季,把粮堆内的冷空气抽出来,再通过隔热管道打到粮仓里,仓温和表层粮温都能控制在25℃以下,仓湿降低到35%以下,可有效抑制粮食发热生霉、延缓粮食品质变化。”32号粮仓保管员蒋月超解释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