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长阳科技股东组团减持
http://www.CRNTT.com   2020-11-09 14:00:59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据新京报报道,11月6日,科创板公司长阳科技一纸《股份减持告知函》的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公告显示,长阳科技8位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合计计划减持不超过6064.67万股,不超过总股本比例的21.46%。按当天收盘价测算,减持市值为16.32亿元,而当天其总市值也不过76亿元。

  长阳科技此次出现股东组团减持,无论是涉及的股东数量,还是减持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以及涉及的减持金额看,其实都可以解读为大举减持。更值得关注的是,11月6日是长阳科技上市满一周年的日子,也是其部分限售股解禁的日子。股份一解禁,相关股东即大举减持,且还有四位股东是清仓式减持,到底是真的“自身资金需求”的原因,还是股价高估,甚或是不看好上市公司前景,确实值得思量。

  事实上,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掀起的减持潮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截至10月底,不仅涉及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数量多于去年同期,而且减持股份数量与减持金额也大大高于去年同期。

  因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在沪深A股的众多板块中,科创板的估值无疑是最高的。以11月6日为例。当天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水平为15.04倍,深市主板为20.91倍,中小板为35.72倍,创业板为62.6倍,而科创板则高达93.08倍。对于企业而言,考虑到融资、再融资以及今后减持等方面的因素,科创板肯定成为上市板块中的首选,而这也是资本的逐利本性所决定的。

  创业板曾经出现的大肆减持现象,需要防止在科创板重演。与目前的科创板一样,创业板当初设立时,由于其板块定位的原因,整个板块的估值也明显高于其他板块。创业板公司在股份解禁后,相关股东的减持曾让市场不堪承受。当时的创业板,被解读为“圈钱板”、“套现板”。

  创业板的设立,为VC、创投基金等提供了退出通道,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创业板蜕变成了套现者的乐园,既影响到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又影响到创业板自身的发展,又显然是值得商榷的。此后监管部门进一步收紧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也是有的放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