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民间投资由负转正说明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1-01-17 11:27:28


 
  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提出要“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重点领域投资亟待加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民间投资代表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代表着市场力量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和预期,其稳定与否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王军认为,未来需求侧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点应向民间投资领域大幅倾斜,改变当前经济复苏不平衡的问题。

  王军认为,在政策环境方面,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活发展潜能。具体而言,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竞争中性”原则为核心,消除所有制歧视,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促进形成更加便利可靠的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依法保护各类产权,打破制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记者注意到,在各省近期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多地都对民间投资明确作出了制度安排,要求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障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例如,河北省提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推动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等协同联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辽宁省提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又如,安徽省提出,“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出一批示范项目,建立项目推介长效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山东省提出,“更好发挥政府债券投资作用,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