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与实现
http://www.CRNTT.com   2021-06-02 09:01:05


 
  其次,将破除壁垒和堵点作为重点。扩大内需也好、经济循环畅通也罢,最重要的还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在中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必须坚决破除长期存在的“诸侯经济”,必须通过行政、司法等方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大市场,打通经济循环拥堵的“任督二脉”,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第三,将对外开放提升到新层次。新发展格局不是限制或约束了对外开放,而是给予了对外开放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既要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又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也就是说,在新发展格局中要不断实现对外开放从量的提升到质的变化,通过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改善中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同时,也要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仅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还要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新发展格局的实现保障

  文章强调,第一,加强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鲜明的特色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紧密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是中国这样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调研思考,加强实践历练,增强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能力,努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加强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面领导,既需要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扎实落实。

  第二,将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经济社会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进行及时调整的科学结论,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新发展理念在发展路径上的具体落实,需要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时时刻刻对标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这一行动指南落实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中去。

  第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党坚定不移的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遵循。只有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形成上下一心、一呼百应、群策群力、协力共进的良好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因此,各级各部门应该站在全局高度,深刻理解和认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并根据实际积极落实,在日益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中,不断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顺利推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