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把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http://www.CRNTT.com   2021-07-09 08:19:16


  中评社北京7月9日电/习近平主席在今年4月22日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全面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完整揭示了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提出“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世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方面,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做法。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认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加深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加深了人们对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坚持系统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注重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需要看到,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我们需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寻求新的治理之道。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要划定生态红线,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要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