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有利于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08:32:31


 
  超大城市急剧扩张是当前城镇化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

  文章称,根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到2035年,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数量在现有增长的基础上将会继续增加,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将成为突出的短板,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城镇人口的核心载体。我们做了一个模拟预测,如果按照现有的趋势发展下去,对超大特大城市扩张不加限制,到2035年中国超大城市数量将达到12个;其城区人口占全部城镇(1万人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4.7%。中等城市,虽然有115个,但其人口比重只有7.9%,而小城市和小城镇(1万~50万)有1.6万多个,它吸纳的城镇人口比重在55%左右,超过了一半。当然,这里只是一个初步的模拟预测。

  按照七普的数据,2020年中国超大城市一共是七座,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它们的城区人口都超过了1000万,根据我们的模拟,到2035年,如果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超大城市还有可能会增加5座达到12座。这些年来中国超大城市扩张得很快,2000年的时候1座都没有,2010年是3座,2020年七普的数据是7座,我们预计到2035年可能达到12座。再从超大城市城区人口占全国总城镇人口的比重来看,2000年是0,2010年是6.5%,2020年是12.3%。

  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和县城经济

  文章指出,未来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应该向现代化都市圈方向发展。中央已经明确,要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为此,应采取多方面措施优化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中国应建设34个高品质的国家级都市圈。如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一是要严格控制县改区,防止超大特大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二是推进中心区功能和产业扩散;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城郊经济。当前,城郊经济正在从分化走向协调发展。现代城郊经济具有高度融合、高度一体化等特点。但是它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城郊经济在不断地分化,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郊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大都市圈共同繁荣。当然,这里面有三个着力点:一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发挥能人效应;二要做好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三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发展共同体。

  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一定要加快推进县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县城虽然仍存在诸多的短板,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现在县城的短板在哪儿?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差距大;产业支撑不足,就业岗位缺乏;农民落户意愿比较低;因为区位和资源禀赋不同,县域分化明显加快。

  如何加快推进县城的发展?一是要实行差别化战略,重点是加快撤县设市的步伐,并按照现代小城市的标准来推进县城的建设。二是要强化县城的中心功能,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县城的中心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三是要赋予县城更多的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还要防止资源过度地集中,产生“虹吸”效应。当然,也不能把资源都投到县城里,其他的建制镇同样需要协同发展。四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建立各具特色,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五是提高县城的人口吸纳能力和吸引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