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2-01-14 10:35:32


 
  初次分配是人们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的主要途径。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劳动是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是产品和服务中新价值的创造者,是首要的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需要处理好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关系,贯彻多劳多得,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实现劳资两利。初次分配虽然是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但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比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我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传统行业中低端岗位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需要加快发展包括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普遍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增强人力资本和人的发展能力。创业创新致富能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是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重要形式,我们要给予鼓励和支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之后进行第二次分配,对于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和财富过大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在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的同时,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通过税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同时,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面。应坚持循序渐进,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第三次分配是指通过自愿捐赠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方式进行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有利于改善分配结构,是对初次分配、再分配的有益补充。第三次分配基于社会成员自觉自愿的行动,国家税收政策可以给予适当鼓励,但不带任何强制性。随着社会财富积累的规模越来越大,全社会尤其是富裕群体更有能力和意愿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第三次分配对促进共同富裕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