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评:中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http://www.CRNTT.com   2022-01-19 09:32: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很多,内涵深刻。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少了任何一方面肯定是不全面的。另一层含义则是谁也不能少、谁也不落下的“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前的发展作出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建设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上,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在文化建设上,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社会建设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