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致力文物保育 体现文化传承
http://www.CRNTT.com   2022-02-06 10:34:45


  中评社北京2月6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刘智鹏多年来担任文物保育方面的公职,曾出任古物咨询委员会委员、活化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现在也仍然担任保育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主席,见证了多年来香港文物保育的进步。“经过那么多年,在保育上无论政府、民间还是私人产业都有比较正面的处理。”

  应参考内地成功例子

  他说,当年古谘会为1444幢历史建筑评级的时候,还不时有业主写信反对。“但近年很多业主过来查询,希望我们帮助他们的房子评级,又或者评级后如何活化,希望我们提供专业的意见。”如今很多私人业主很乐意用某种方式保留或者活化历史建筑。刘智鹏认为,这说明旧的东西不一定要去除,旧和新之间有一个平衡,能体现文化的传承。他说,在旧区重建方面最近市建局有个中环街市的个案,在保留了旧街市之余,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在宏观角度,刘智鹏建议用规划的方式来解决保育问题。他说,以往的发展方式是拆了旧的房子造新的,湾仔、上环这些旧区如今已经面目全非,因为当时规划发展的时候找不到适合的地方去替代。但内地有很多例子已经表明旧区可以整体保留,比如苏州古城得以保留园林,这样才能解决保育的问题。

  他又举例说,油麻地一带希望可以大片保育土地,已经讨论了二三十年,但政府仍然停留在过去,没有一个前瞻性的做法。他认为,香港应该大力开发新界,一是可以令香港不那么挤迫,二是可以避免拆旧区重建新区。他说,在过去几年的讨论中,乡议局也非常支持开发新界,希望用有效的方式释放土地空间。现在香港仍然有两套规划,市区一套、新界一套,显得不合时宜。在他看来,新界早已不是当初的租借地,“新界也是特区的一部分,跟香港、九龙没有区别。”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