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董希淼:开辟金融为民服务新“蓝海”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4:51:50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日前,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坚持市场运作原则,提出有关措施,有助于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大量新市民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3亿左右的新市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获得长足发展,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改变。

  加强和改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是金融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金融为民”的具体体现。新市民群体在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服务好他们更能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进一步显现金融的温度和热度。其次,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应有之义。日前,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而新市民群体正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务对象。再次,这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将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主要责任在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第一,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理念,把新市民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把服务新市民纳入发展战略,作为普惠金融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持之以恒加大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新市民客户占比。第二,优化经济资本分配,通过设立专项额度、加大考核激励等措施,完善内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和鼓励分支机构和一线工作人员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第三,依法合规用好内外部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面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大学毕业生等人群,针对就业、创业、消费等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出期限灵活、额度和费率适中的产品。第四,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通过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等方式对新市民进行精准画像,创新对新市民的信用评价方式,降低对抵质押物和担保公司依赖,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同时,要加强和改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