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微笑的名片”传递青春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4-17 08:56:56


图①:严嘉琪在首都机场欢送离京的涉奥人员。 图②:张俊雄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作。(来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4月17日电/据人民日报评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多次寄语青年志愿者,勉励他们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版今起推出“我们都是青年志愿者”系列报道,展现青年志愿者群体在各个领域的亮丽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闭环内数万名工作人员,舍家忘我、坚守数月,展现了感动人心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意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在各自工作领域用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奉献力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青春的风采绽放在每个场景中,将“微笑的名片”越擦越亮。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博士生李孟:

  “以双重身份参与冬奥会,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

  周六一大早,在北京建筑大学轨道交通实验室,智能建造工程专业博士生李孟正埋头处理采集的振动信号数据。

  “以双重身份参与冬奥会,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北京冬奥会上,李孟不仅是志愿者,还承担了冬奥临时设施安全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的软件开发工作。

  2019年12月,李孟在北京冬奥组委官网上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便立即报名,如愿成为一名通行控制志愿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内人员必须按照相应流线活动,避免交叉感染。李孟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完赛运动员按照规定路线退场换装,进入混合采访区。

  2021年10月,李孟来到首都体育馆,担任短道速滑世界杯暨冬奥测试赛志愿者。转眼便是冬奥会,作为志愿服务的“过来人”,李孟将自己在测试赛的经验传授给新入场的志愿者,带领他们对场地进行踏勘,了解每一个管控点位的查验规则,对突发情况制订预案,不断完善服务细节。最终,首都体育馆的33名志愿者一次性通过考核,大家对12个志愿岗位了如指掌,确保调换到任意一个岗位都能胜任。

  迎着朝霞出发,踏着星光返回。首都体育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比赛,为了保障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志愿者们总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场馆。有时,李孟半夜回到驻地,短暂休息后,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赶坐5点的班车回到首体,为上午训练的运动员提供服务。

  “我见证了中国短道速滑队夺得首金!”2月5日,短道速滑的第一个比赛日,李孟在检录区外目睹武大靖率先冲线的精彩瞬间,“中国冬奥健儿的拼搏精神给了我们工作的动力。”那一天,李孟和同伴们在3个小时的赛程内引导168人次的运动员有序换装,最短仅间隔一分多钟。

  除了永久性建筑,北京冬奥会装配了大量的临时看台等设施。如何保证这些临时设施的安全?李孟所在的团队自主开发了一套软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看台的振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可以自动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及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排查。“即便在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条件下,软件也可以实时进行信号采集、传输、计算,做到同时对多赛区实时远程监测。”李孟介绍,该系统在延庆和张家口两个赛区的临时看台上使用,运行顺畅。

  “期待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志愿活动,用我的专长为社会做贡献。”李孟告诉记者,他目前正承担学校研究生重点创新项目“一种智能测漏管道机器人设计”。同时,他还加入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冬奥宣讲团,把冬奥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严嘉琪: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

  “当一名冬奥会志愿者是我和父亲的共同心愿!”3月18日,“以志愿之名,赴青春之约”交流活动在线举行,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大三学生严嘉琪和厦门大学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严嘉琪来自新疆昌吉,他的父亲是一名扎根边疆的水利工程师,曾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如果你将来能成为奥运会志愿者,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那该有多好!”2020年,父亲因为劳累突发心梗去世,但他的这番话连同高举奥运火炬的身影深深印在严嘉琪的脑海中。

  “我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但很多事情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好。”严嘉琪患有先天性桡骨脱臼,左臂比右臂短十几厘米,且无法过度用力,但生活中他总是乐观向上。他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仅大一、大二就参与数十项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2021年,严嘉琪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建党百年文艺演出的保障活动,负责场外人员的疏导与指引。2022年,经过多轮选拔,严嘉琪又如愿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者,负责首都机场礼宾服务岗位,主要任务包括在机舱门口迎接贵宾,在摆渡车内确定行李等信息,协助边防海关进行入境手续办理与核酸检测,联系调度车辆,引导贵宾离开机场等。英语口语、防护服穿脱、线下实地勘测……在培训过程中,严嘉琪从不漏掉一个细节,很快就熟练掌握了礼宾志愿服务的全部流程。

  由于贵宾抵离时间不同,礼宾服务岗位的志愿者们必须全天24小时在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一天是贵宾抵京的高峰,站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户外,严嘉琪穿着防护服不停地调度人员和车辆。忙碌了12个小时,等到当天所有贵宾都顺利抵达酒店,他的双手早已冻僵,额头上被护目镜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感谢你们提供的周到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盛情与友好!”一位希腊官员连声称赞。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结束了55天的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在酒店隔离期间,严嘉琪也没有停歇,他加入了学校的星火梦想讲师团和冬奥宣讲团,在线为同学们讲述冬奥会背后的故事,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他也开始了暑期志愿服务的策划,计划将去年暑假开展的“红心书架”志愿服务活动继续下去,打造成一个长期项目,为更多乡村中小学生带去丰富多样的书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