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稳住农业基本盘 夯实“三农”压舱石
http://www.CRNTT.com   2022-05-06 08:27:16


  中评社北京5月6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夺取粮食丰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面临考验。如何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

  政策精准发力,田间管理落实落细,千方百计夺取夏粮丰收

  记者:去年冬小麦晚播造成弱苗比例较高,夏粮丰收面临很大挑战,请问如何打好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

  邓小刚:确保全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是我们的底线任务。受去年冀鲁豫陕晋五省遭遇罕见秋汛影响,全国冬小麦晚播面积有1.1亿亩,苗情复杂程度多年少有。再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夺取夏粮丰收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更大力度抓夏粮田管、促弱转壮,以更硬措施稳面积稳产能,以更强力度保农资供应。

  一是政策精准发力,到户到人到田。中央财政用于夏粮生产的资金超过60亿元,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针对晚播小麦弱苗比例大、促弱转壮任务重的实际,中央财政下拨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16亿元,支持冬小麦主产省做好小麦促壮稳产、防灾增产及病虫害防治。为缓解农资价格上涨给春耕生产带来的影响,中央财政下达了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同时,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2分钱,稳定农民种粮预期。

  二是稳产量、稳面积,田间管理落实落细。各地紧盯小麦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生长期,落实好水肥调控、“一喷三防”等稳产增产技术措施,着力增穗数、攻粒数、提粒重,多增一斤是一斤。尽力扩大春小麦播种面积,能增一亩是一亩。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科技壮苗”专项行动,逐个乡镇调度小麦苗情,分区域、分类型绘制全国小麦苗情长势图。农业农村部及早制定了抗灾夺丰收的工作预案和技术指南,派出了100多名机关干部和200名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包省包片下沉一线,指导晚播麦的田间管理,各地狠抓政策落实,推动小麦苗情加快转化升级。

  三是保供稳价、稳供应链,农资及时下摆到田。因疫情封控造成局部地区人员流动、农资运销和农产品流通受阻,春耕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对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农资保供专班,开通了热线电话和网上留言,点对点解决农民群众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打通农民返乡下田、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剂调运的堵点卡点,维护农业生产流通秩序。目前,全国种子、化肥、农药供应量总体有保障,下摆入户进度与常年大体相当。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全国3.36亿亩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比越冬前提高了17.4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打下了丰收基础。春耕进展总体顺利,春播粮食已过四成,进度快于去年,为全年粮食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春耕生产最关键的时候,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打好夏粮丰收首仗,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