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创新推动新时代古籍工作智能化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5-11 09:56:44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5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要“发挥科技保护支撑作用,推动古籍保护关键技术突破和修复设备研发”“积极开展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对各类古籍存藏机构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古籍保护工作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现代科技赋能古籍保护研究利用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些图书馆、博物馆及相关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率先探索应用现代智能技术推动古籍资源的智慧化建设、管理与服务,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例如,天一阁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采用智能传感等技术,实现对古籍库房、展厅、展柜等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国家图书馆制作《永乐大典》VR资源,集成5G、全景视频拍摄、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手段,全景再现《永乐大典》的成书过程及历史变迁;中央电视台录制《典籍里的中国》专题节目,结合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技术,以故事化的场景,生动解读《尚书》《论语》《天工开物》等古籍内涵;上海图书馆建设“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应用关联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等技术,整合馆藏家谱文献及相关档案信息,支持用户通过时空坐标溯源家族发展源流与迁徙分布;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发“吾与点”古籍自动整理系统,能在10秒内完成约5万字古籍文本的自动句读和标点;阿里巴巴研发“汉典重光”古籍平台,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对20万页中文古籍善本进行自动扫描与OCR识别,准确率超过97.5%,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创造了更好条件。由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指导,国家图书馆牵头实施的“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以及各地组织实施的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建设项目中,也都将应用现代智能技术手段改造提升古籍工作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了统筹部署。结合当前我国古籍工作基础,借鉴各领域已有智能技术应用实践,我们认为,下一步应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