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共谋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5-14 15:39:07


 

  软糯清香的泰国糯米在老挝万象登上货运列车,从云南磨憨口岸进入中国,仅需3天左右就能抵达中国西部城市重庆,成为端午节包粽子的上好食材。这得益于去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新的物流大通道由此贯通。

  重庆所在的中国西部地区拥有4亿人口,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数据显示,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从2012年的532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12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十年来,随着中国服务型消费的不断升级,社会对优质服务供给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推动新时代对外开放发展从商品市场开放向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提升。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五届进博会将于2022年11月在上海举行,在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设置了多个专区。4月中旬公布的新一批参展商名单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近50%。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将进一步挖掘前沿技术与产品,创新展览题材,丰富展览内容,目前签约面积超过展区规划面积的70%。

  “进博会为日企在疫情中持续觅得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重要平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水田贤治介绍,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以来,日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市场,从中国扩大开放的溢出效应中不断获益。

  十年来,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是中国提高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高水平开放的核心是制度型开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从无到有、从东到西,2013年以来,中国分批次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新态势。

  近年来,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随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缩越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越拉越长,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中国通过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世界共享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机遇。

  《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发布,超五成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全球首要投资对象,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分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共享健康福祉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碳中和实现路径到元宇宙前瞻性治理……不久前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中国向世界发出坚定信心、同心合力、和衷共济、合作开创未来的强音。

  从海南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启航,博鳌数十年间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四年间,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启动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新窗口,彰显中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开放还是封闭、拉手还是松手、拆墙还是筑墙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的关键抉择,中国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为风险与不确定性交织的世界增添宝贵定力。

  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使全球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贸易额增幅分别达到6.2%和9.7%,使全球收入增加达2.9%。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共建“一带一路”预计将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进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平均可增加22.84个。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崔凡认为,未来,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与各国构建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