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光明日报:南太岛国不是美澳“后院”
http://www.CRNTT.com   2022-05-16 11:04:20


 

  美澳以势力范围思维看待南太地区由来已久。1949年,时任美军远东司令部司令麦克阿瑟宣称该地区已成为“美国湖”的一部分。更早前的巴黎和会上,时任澳大利亚总理休斯提出澳版“门罗主义”,称“太平洋岛屿之于澳,似护城河之于城”。美澳1951年签订的《拉德福德—柯林斯协定》直接划定了美澳各自在南太地区的势力范围,该协定理论上至今仍具效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势力范围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在“印太战略”背景下显性化,以至于美澳决策者根本不考虑这种对主权原则的公然违背有何问题。

  与势力范围思维相伴的是美澳对南太岛国的“家长心态”。正如索加瓦雷总理5月3日在所议会上控诉的,“我们被(美澳)视为幼儿园学生……需要受到监督。”尽管南太岛国已经在法理上摆脱了殖民地地位,但美澳仍以“家长”自居,以“太平洋家庭”之名,行“门罗主义”之实,根源是美澳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还恋恋不舍的殖民迷思。

  南太岛国独立自主意识上升

  然而,南太岛国越来越不愿意当别人的“后院”,独立自主意识正在上升,不少南太岛国与美澳之间的矛盾因此加深。第一,美澳的“势力范围思维”和“家长心态”早已引发诸多南太岛国的不满,它们不再愿意被当作美澳的“后院”。不少南太岛国领导人和有识之士表明,他们不是美澳的附属物,而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他们不是“幼儿园学生”,而是有权决定自己命运的“大海洋国家”。第二,南太岛国不希望被卷入大国地缘政治,而是希望解决困扰该地区的诸多棘手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海洋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太岛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的呼声日益提高,但美澳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消极,这成为南太岛国与美澳之间矛盾的焦点。第三,南太岛国重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地区治理,关注地区合作与地区认同,主张“蓝色太平洋”发展计划,希望减少过度的地缘政治给这个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美澳专注于传统安全领域的地缘政治竞争,漠视南太岛国的切身利益。最后,多数南太岛国希望对外开展自主的多元外交,加强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合作,反对二元对立的冷战思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