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天地通信 航天员盼与港人齐驻空间站
http://www.CRNTT.com   2022-07-11 11:55:07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水下训练。(大公报)
 
  类别

  从其他的职业人员中,挑选出能达到标准、基础好、能够取得参加训练资格的预备航天员。例如,会从飞行员中去选航天驾驶员,从工程技术人员中去选航天飞行工程师,从科学家中去选载荷专家。

  条件

  涉及基本条件、医学、心理选拔以及综合评价等四个方面。基本条件,包括年龄、身高、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等43个方面的要求。医学的选拔包括临床各科检查,以及生理功能的检查,比如用跑台做运动心肺功能检查以及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的检查。

  考评

  从合格的航天员中,为某次任务来选出最佳飞行乘组,主要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知识技能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相应的全面考核和评定。

  蔡旭哲:备战12载圆飞天梦

  蔡旭哲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蔡旭哲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在12年备战中,蔡旭哲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他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每个科目挑战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他沿着这100多个科目的登天台阶逐步攀登而上。

  挑战极限 沙漠求生训练

  2018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参加48小时沙漠生存训练是蔡旭哲印象深刻的经历之一。当蔡旭哲所在的乘组进入沙漠时,最高气温达到40多摄氏度。接着,又遭遇了沙尘暴,刮起了8级大风,第二天又赶上大雨。到了晚上,气温一下子骤降到零度以下。第三天,他们负重徒步5公里。短短48小时像是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

  经过艰苦的备战,蔡旭哲于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2022年6月5日首次进入太空。在神舟十四号飞船整流罩抛开的时候,蔡旭哲轻轻抛起手中笔,首次体验着真实的失重感。这一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们为蔡旭哲整整12年的坚守感动,为他的首次太空之旅加油。

  中国“太空家园” 非常舒适 超出期待

  自6月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载人飞船从酒泉出发抵达中国空间站,在轨飞行至今已一个多月。日前,神舟十四号乘组在空间站,通过天地通信模式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表示“我们很快适应了太空环境,在这一个月里,我们先后完成了物资转移和整理、载人环境建立、舱内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还进行了在轨专业性训练,在空间站工作是累并快乐着”,神舟十四号乘组表示,“太空出舱即将到来,问天和梦天两大实验舱交会对接随后展开。有伟大祖国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有地面团队的全力保障,我们对迎接挑战充满信心。”

  “首次进入天和核心舱,我们非常兴奋。印象最深的是太空之家十分宽敞,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卧室,环境非常舒适”,陈冬说。与2016年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时入驻的天宫二号相比,天和核心舱已经全面升级,“一切都和我们期待的一样,或者说超出了我们的期待”。

  陈冬和刘洋属马,蔡旭哲属龙,神舟十四乘组被称为“龙马精神”乘组。“作为同批加入航天员队伍的战友,我们3人共同经历12年的学习训练,入选飞行乘组后,我们更是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神舟十四号乘组说。

  首揭秘“美食盲盒” 美味营养

  “太空吃播”是网友们最爱的环节,网友们经常“拿着放大镜”来找航天美食。“此次航天食品口味丰富,为我们准备了青提等水果,鲜美可口”,蔡旭哲说。在入驻核心舱后,蔡旭哲开启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第一个“美食盲盒”。他首次揭秘,这个画着爱心、系着蝴蝶结的盲盒里有山楂糕、小蛋糕等,美味又惊喜。

  刘洋表示,在执行任务前,乘组已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完成专业化的严格训练,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组合体模拟舱训练及多次模拟失重训练。“当然天地差异不可避免,比如我们刚上太空时,由于失重环境的影响,有些不适感。但是,扎实的地面训练基础及地面团队的支持,让我们很快适应了太空失重环境”,刘洋说。

  最期待太空出舱 信心十足

  “神十四”乘组表示,太空出舱是他们最期待的任务,因为那是真正地进入太空。“我们在地面进行了很多次的水下训练、出舱程序模拟器训练等针对出舱任务的训练,可能还有天地差异带来的影响,但我们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和准备”,指令长陈冬说,一定能顺利完成太空出舱任务。

  刘洋表示,“6个月的工作非常繁忙,我们要将空间站由单舱组建成三舱三船构型,其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刘洋说,乘组期待首次进驻问天和梦天实验舱,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臂进行出舱工作,开展大小臂的联合操作等全新的任务,相信在轨生活一定饱满而充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