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霍乱并不浪漫,但也没那么可怕
http://www.CRNTT.com   2022-07-12 18:37:40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据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通报,7月9日晚,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以呕吐腹泻为主,伴低热,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目前未发现新增病例。

  提到霍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估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在医疗水准和卫生条件极大改善的国家和地区,像这部小说中的情景是绝不会重现的,除非是卫生条件不够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霍乱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原因在于,这种细菌性疾病会导致严重腹泻和脱水,如果不对病人救治,很可能会在数小时内致命,即使患者之前身体非常健康,也会因为迅速脱水而死亡。霍乱被感染后的死亡风险通常小于5%,但如果不及时就诊,或者受医疗卫生条件限制而得不到正规渠道治疗,病死率可能高达50%。

  不过,现代的霍乱与历史上的霍乱流行已经有本质的区分。首先是,尽管霍乱被归为甲类传染病,但也被视为是地方性疾病,主要发生地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与东南亚是高发地区。霍乱每年造成全球约300万人染疫,造成数万人死亡,大部分是发生在非洲和东南亚。

  霍乱是通过水源性污染而传播。非洲、东南亚和海地共和国等现在仍存在大量霍乱病例,主要是因为贫困、战争或自然灾害,人们被迫生活在拥挤的环境,而且饮用水缺少消毒,以及缺少厕所或厕所卫生不良,在这样的环境造成霍乱流行并大量传播。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污水和水处理,基本上已经消灭了霍乱。

  如今,中国大中小城市基本上普及了经过消毒和卫生处理的自来水,农村一些地区也是如此,再加上卫生条件的改善,霍乱在中国很难掀起风浪。此次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虽然原因有待调查和观察,但现在病情已得到控制,既说明当地疾控中心的反应迅速,也表明在有良好卫生条件和习惯的环境下,霍乱难以成为大规模传染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