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蓝太机制”折射美国控制欲
http://www.CRNTT.com   2022-07-14 14:25:31


 
  太平洋地区主义50年的历史是一部地区决策程序去殖民化的历史。太平洋岛国论坛本身就是建立在自决原则基础上的,它是旨在界定一些结构的谨慎尝试,这些结构将令太平洋岛国对它们与更大的国家在贸易、安全和殖民政策方面的关系拥有最大限度的控制权。这一目标最初是通过限制太平洋岛国的成员资格来实现的,该论坛最初只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出邀请,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很近,而且提供了经济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论坛开始邀请适当的外部力量建立论坛对话伙伴机制。目前有21个对话伙伴。

  而蓝太平洋合作伙伴机制打乱了太平洋岛国按照“与所有人都是朋友”的原则建立的现有架构。该倡议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由五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的特殊集团,这些伙伴在取代中国或与中国竞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这样一来,它就成为地区架构中的一个新组织——一个内部圈子,从而使现有结构复杂化和被忽视。

  虽然声称该倡议是基于协商的,但一个严重问题是,它可能绕过了正常的区域决策实践。

  这种霸权态度还体现在,该倡议声称愿意与其他与太平洋地区有着共同“价值观和目标”的外部伙伴(法国?抑或是欧盟?)进行合作。但是,它们有什么权力决定谁将参与这个新的地区架构的隐秘内部圈子呢?

  总体而言,白宫的这一倡议事实上是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将蓝太平洋合作伙伴机制置于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架构之下,是自作主张。它把中国等明显已经在该地区“交付了成果”的论坛对话伙伴排除在外,这与该论坛“与所有人都是朋友”的原则背道而驰。它让各岛国面对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联盟——但这个联盟的目的未必与各岛国的愿景一致。这限制了太平洋岛国的主权,而这正是该倡议的意图所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