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靶向发力提升预算绩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8-03 09:54:08


 
  其次,应加强源头管控,把好前置绩效关。全面开展重大政策或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必须把好立项关,客观、充分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方案可行性等,强化风险、成本与效益分析。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的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实绩,避免指标设置偏低或无效情况。既充分考虑合理预算需求,又要改变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从源头防止低效或浪费。切实让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重点用于保障民生、助企纾困、拉动有效投资等方面。

  再次,要加强全过程绩效监控,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规范有效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确保绩效运行“不走偏”。积极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及信息化平台,对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比如,加强专项债项目穿透式监测,督促项目单位规范使用债券资金、加快支出进度,或按程序开展用途调整,避免资金违规使用或闲置。以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为着力点,运用财政抽查复核和重点评价等方式,压实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主体责任,进行及时纠偏和管理改进。

  最后,强化激励约束,补齐绩效管理短板。可将绩效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全面落实评价结果通报、反馈和整改机制,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问效问责力度。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完善管理进行实质挂钩,体现激励相容导向。此外,进一步推动绩效信息向人大报告和向社会公开机制,增强绩效透明度和约束力。在全链条绩效管理过程中,积极应用信息化和大数据,创新开展工作、靶向发力破解痛点难点问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