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OutSad——悲伤之外”作品展在北京启幕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10:44:25


  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文旅中国报道,8月21日,艺术家Leon Wang及其团队46组作品亮相北京SKP-S四层T-10文化艺术空间四千余平超大展厅。展出作品涵盖艺术家近三年,在数字、雕塑、装置等领域就核心形象的多元创作演绎。展览由永乐文化主办,SKP-S和幻艺术中心协办,将展出至10月10日。

  共有精神内核的具象化 找寻艺术新概念

  Leon Wang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近二十年从事专业动画、游戏、IP衍生等领域。OutSad系列是艺术家的身份觉醒,在数字当代,艺术家试图沿着艺术史的路径,找寻艺术新概念。从亨利·摩尔(Henry Moore)流动和镂空雕塑中宇宙与生命的骨形;到贾克梅蒂(Giacometti)为孤独情感披上真空,面对暴风骤雨的广阔无垠空间;再到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饱满色彩,于纯粹的材料中进行东西方精神对话……在Leon Wang的作品中,同条共贯,一脉相承。他的作品往往呈现出高技术维度下形式组织作品的冲击力,与艺术家意识内核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框架,因而超脱传统类目细分概念。他以形式上的多维度强表现,展示人类共通母体语言的联席。Leon Wang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共有精神内核的具象化。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通过重复且高密度存在的主题,完成对世界观的动态面貌塑形,从而勾勒观众、场域、讨论议题的痕迹。

  着眼于被洪流掩盖的日常平视经验

  相较于超当代艺术家自我抒写和宏大叙事主流,Leon Wang的作品着眼于被现代性洪流掩盖的日常平视经验。展览从“主角”(我们姑且这样命名)的原胚出发,讲述艺术家从泥土自然中发现灵性之魂的悸动,前进移步,再切分解构外模,显露真身,进入不同角色的冒险。他的形象头戴兜帽,垂耳,低头,内八的脚步,手在口袋中,他拥有“内心最倔强的柔软,是身边温柔而坚定的陪伴(Leon Wang)”。不批判、不讽刺、不发酵,温柔和浪漫才是真正的尊严。在这种人性情境的激活中,艺术家对于题材、媒介、文化资源的利用,构成了无际的投影视角和视差转换。艺术家时而戏谑,《无视我的999》用9999足金打造,孤独伫立于超大展台,希冀以距离消解黄金货币价值带来的眼球追踪;时而赤诚,现场展出艺术家创作此系列作品的《创作手稿》,每一页图文幷茂讲述灵感来源,使观者直入作者内心世界。

  顶级数字技术打造出最“真实”的幻境。超精细屏幕背后的“主角”在不同身份中穿梭,可以是荆棘丛中胸含玫瑰的王子;可以是由笑脸组成细胞的潜水精灵。在超当代之后的雕塑边界外,榫卯、织物、施华洛世奇水晶、机械装置、磁流体等等百千万物,俱是原型。尺度亦是纷繁,远处瞻望纤毫微体,近处端详超大巨作,大与小的讨论,在与观众的想象和互动中,完成雕塑丛林式的移步换景。

  作品中看见:展示生命共有底色

  机械复制的时代,人对物的占有欲可以轻易得到实现。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获得一张蒙娜丽莎画作的照片,特权仿佛从大众话语中消隐。这也是本次展览的特别用意,在此地,向人人开放,艺术以向平等。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曾担忧,“灵晕”(Aura)这一艺术品最重要的本真性,会随着复制和艺术的祛魅消失。在复活了被复制出对象的同时,作品也被排挤掉了距离感、本真性与独一无二性,从而使得作品“灵晕”消失殆尽。不过Leon Wang用作品给出了答案:每一个主角的“心”都是空的,它的内部是鲜亮的血肉,独一无二。作为观者的我们,赋予了这一内核真正的意义。每个人,都在作品中,看见自己。从雏形,到创造,再到展览中被看到,甚至是被收藏,这一生命的链条,才完整。“悲伤之外”是独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它不展示古人自由御风的向往,只展示我们此刻生命底层共有的基色。

  如何在商业化、规模化、批量化的时代中,寻找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和情感状态,Leon Wang的作品以不同棱镜折射出理想和温暖的价值,重归初心与原点。原点,既是个人化的,又是社会化观念下的个人化,在艺术史中回溯人性,在红尘浪潮中重塑力量。留给我们的讨论、感受、启发空间,渺远悲伤之外。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