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线上“充电”长本领
http://www.CRNTT.com   2022-09-19 19:03:23


  中评社北京9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打开“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点击“漫游科技馆”,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及优质展览,所有展馆资源都以VR(虚拟现实)全景模式进行展示。选择感兴趣的场馆,只需动动手指、拖动鼠标,便可“漫步”其中……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让科普在线“火起来”。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为知识传播助力,成为年轻一代学知识、长本领的重要“充电”途径。

  内容接地气
 
  如何让知识解析变得好玩?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抖音平台上,“模型师老原儿”原名宁原,拥有967万粉丝,为了做好短视频科普,他制作了一系列科普模型,这是他视频作品的最大亮点。内容准确是科普短视频的核心,宁原花费大量时间查资料、做实验、找权威信源,只为确保内容无误。比如为了展现“双叉犀金龟如何把猎物挑飞”,他特地从国外购买超高清昆虫视频,在家看了一遍又一遍,专门研究双叉犀金龟的动作。

  “让抽象的科学接地气”“让更多人知道科普和生活密切相关”是宁原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相比传统的科学讲解,他擅长通过手工制作的逼真模型来呈现科学原理,更喜欢“用实物,给镜头,让观众清晰地感知细节”。宁原制作的短视频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包括山火为何复燃、小龙虾的生理构造、蚊子为啥叮你等主题。“科普视频做得过于高深晦涩,就达不到科普的效果,失去意义。既能让小学生看懂,也能让成年人感到有趣,这才是成功的科普视频。”在宁原看来,做科普视频的最大难点不在“科”,而在“普”,即如何最大程度地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普及给广大受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的刚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说,“随着用户需求不断迭代和升级,‘视频+’已经成为常态,视频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元。过去我们对短视频的需求更多是有趣好玩,而现在,有用甚至是有营养也变得很重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