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花钱“修复征信”,怎么成了一场空
http://www.CRNTT.com   2022-09-29 10:35:27


 
  “摆平”了银行的逾期征信后,孙刚又向监管以“协议签署地与实际不符、未开具费用发票”为由投诉度小满,希望达到修改逾期征信的诉求。两个月后,他又向另一家监管机构投诉度小满。

  但是经过核实投诉内容,度小满认为逾期情况属实,并未满足其修改征信的诉求。随后,孙刚用王聪的手机号多次致电度小满客服,扬言会向多部门投诉。在和度小满沟通后,王聪答应进行撤诉,但孙刚认为大可以索要赔偿金、二人进行分成。在未经王聪允许的情况下,孙刚持续拨打度小满客服电话和监管电话进行投诉、闹诉,但均未成功。

  受中介误导,王聪以为花50000元就可以“修复”征信,不成想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代理维权手段多,赔了征信又失财

  生活中,不少民众急于改善信用状况,因此跌入了“征信修复洗白”的陷阱。不法分子往往打着“征信修复、洗白、铲单”的旗号,利用线下发传单、线上平台导流、门店推广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开办业务,谎称可以帮助信息主体处理不良信息,在收取高额费用后往往无法兑现承诺。

  “除了直接代理维权以外,开设高额收费的培训班也是不法分子行骗的手段之一。”度小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培训班”主要面向两类人群,一是有意愿加入代理维权行业的新人从业者,二是有需求修改征信的个人;在课堂上,代理维权人会进行沟通技巧和具体手段的讲解。

  我们不仅要瞭解“代理维权”设下“陷阱”的手段,充分意识不当维权的风险也同样重要。

  首先,“代理维权”中对法律及合同条款解释往往存在明显错误或突破法律底线,甚至教唆受害者通过伪造虚假材料、恶意投诉等手段进行修改,这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还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