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抓住发展主动权
http://www.CRNTT.com   2022-10-03 07:49:36


 
  第三,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纵观世界各国,大国经济一般都是内需主导型经济。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零售市场,是汽车、手机等成百上千种产品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方面,新型工业化不断深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蕴含巨大投资潜力。在城镇化方面,202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46.7%,城镇化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将带动相关投资和消费增长。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作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知识产出国,中国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然而,还有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中国在一些重要产业的核心技术、基础研发工具、关键部件和工艺设备等方面仍存在断链风险,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重要症结,也是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关乎发展全局。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快速发展,并将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要着力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强化原始创新,抓好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

  第五,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心任务。产业基础能力是决定产业链控制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产业链现代化是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目前,在全球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处于领导和优势地位,中国主要从事生产制造等环节。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第六,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当前,中国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显着改善。但流通体系还存在不少堵点,从物流体系看,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融合不够,尤其是疫情冲击下航空运输能力不足、境外物流网络欠缺。从市场环境看,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要素自由流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壁垒,商品和服务跨区域流通仍不畅通。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第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社会再生产的协调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社会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当前中国经济循环不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分配环节存在梗阻。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第八,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粮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关系到人民的生存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中国能源自给率总体保持在80%以上,但油气进口规模大、对外依存度高仍是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能源安全面对的核心问题。粮食和能源安全对中华民族生命攸关,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保证粮食和能源安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