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10-08 08:30:15


 
  完善产品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则,其中一条就是“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地方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应因地制宜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努力打造地方特色足、市场竞争力强、服务覆盖广、客户美誉度高的产品体系,不断提高金融产品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定期对存量产品体系进行重检,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种类。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居民消费升级等重点领域,从客户准入、评级授信、抵押担保、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做到每个重点领域都有相应的产品对接,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和客户需要适时进行迭代升级。着力完善信贷政策体系,通过利率优惠、延期展期等方式,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县域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强化科技赋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在互联网金融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包括地方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加大线上产品创新,努力为县域客户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农户等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线上金融产品。强化县域特色场景拓展,围绕县域政府、企业、个人及涉农产业,创新县域智慧政务、教育、医疗等各类场景金融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有效整合涉农主体信用信息,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守牢风险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地方金融机构在持续深化对县域金融规律性认识、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树牢风险意识,把风险合规管理嵌入县域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贷款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实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提升县域贷款精细管理水平。加强风险前瞻性研判,定期组织风险排查,对出现风险苗头的客户做好应对预案,精准化解风险。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充分利用各类业务和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对重点业务的动态监测,确保县域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加强员工行为管理,紧盯重点人群、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落实落细交流轮岗等规章制度,实施常态化监督管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