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深入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22-10-11 10:06:06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对于高校而言,探索、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在青年一代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是责任也是优势,既是当为也是乐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着重把握几个维度:

  首先,应注重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与精神标识,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升华的基础。高校除了应在学术研究层面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应通过教育教学创新阐发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一方面,这需要我们充分挖掘符合时代情境的表达方式。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海交通大学强化学科交叉,推动冬奥赛事全球传播服务,打造了“冬奥故事”门户网站,以28种语言向世界介绍北京冬奥会,并向用户精准推送赛事资讯、文化服务等冬奥特色内容,在弘扬中国文化、助力北京冬奥的同时,找到了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恰当时空场景。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把握时代诉求的实践主题。例如,上海交大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发起“敦煌文化守望者”计划,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莫高窟需求与高校文化志愿者能力的精准匹配,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创新,在“两创”的路径与形式上做出了高校独有的拓展。可见,祗有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与思想精华,探索符合时代情境的表达方式,方能使之形成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互相浚通的活水,共同滋养高等教育,释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其次,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探索发挥这一作用,高等院校既责无旁贷,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将前沿学科技术作为挖掘育人资源的重要方法,为探源中华文明提供坚实的分析依据,为拓展中华文明史认知奠定基础。例如,近年来北京大学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秉承“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使命,全面推进建筑考古、专门考古、博物馆学等新兴学科建设。其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发掘的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两个项目还入选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基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协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通过学术资源信息库加强文献的整合拓展,在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图景和精神特质的同时,也推动了古籍典藏中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在青年一代中普及。另一方面,应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例如,浙江大学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和诠释传播,形成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文化传承价值的成果,为理解中国文化历史留存了珍贵的育人资源。包括上述成果在内的大学研究,让青年一代更加深刻地感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为青年一代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瞭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价值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