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石兴邦:叩访远古 行走一生
http://www.CRNTT.com   2022-11-03 12:58:09


 
  扎实细致的考古工作所保留下来的这些基础性的实地原貌和实物资料,为之后半坡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浐河东岸的半坡村对外开放,开创了大遗址保护的先河。

  “一个年轻人,仅仅积累过几年的田野实践,就能和自己的祖先们做这么多对话,这也是在日后60多年鼓舞我努力做好考古事业的精神支柱。”石兴邦无数次如此感慨。

  与中国考古的“半坡范式”紧密相联

  石兴邦与中国考古的“半坡范式”紧密相联。

  “半坡范式”是新中国考古学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就。考古学家王仁湘说,半坡是中国全景式聚落考古的一个开端,“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料,考古学家得以对聚落布局、生业方式、农业起源、氏族制度、彩陶纹饰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汇集半坡遗址发掘成果的《西安半坡》考古报告对大量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为重构半坡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做出了巨大努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西安半坡》是为半坡遗址整理分析所编写的发掘报告,信息量大、方位广、研究结论富于启发性,创立了完美的史前考古报告范本。

  先后参与半坡发掘的有200多位考古人,很多成长为中国考古的中坚力量。他们心中都有半坡的位置,更多的考古人在讨论半坡文化中成长,也将“半坡范式”推向更广泛的实践。

  为陕西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开始,石兴邦又主持了山西沁水下川和陕西临潼白家村两处重要遗址的发掘,为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和中国特色考古学体系构建做出重大贡献。2018年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石兴邦荣获终身成就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