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湖北荆州:保护古城墙 传承楚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5:17:14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湖北荆州古城墙外,一排排火红的灯笼从宾阳楼上垂挂到地面,与环城垂柳上的火红灯笼交相辉映,烘托出浓浓年味。“荆州古城墙是中国建筑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墙。”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付良超自豪地说。

  古代城池,有城墙保卫,护城河环绕。历史长河中,中国许多古城城墙或毁于战火,或被拆除,而始建于东汉三国,再建于南宋,历经战火重筑于明清的荆州古城墙却留存下来。

  “这是荆州城墙11号马面,我们于2019年、2022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每次都给我们巨大震撼。考古实证了荆州古城墙从五代到明清的变迁史!”荆州博物馆熊家冢遗址博物馆馆长田勇说。马面,是指古人沿着城墙所建的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其作用是加固城体,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马面裙”的“马面”便来源于此。

  近几年,距离宾阳楼不远的11号马面经多次修缮后仍有垮塌趋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寻找“病因”。

  考古人员挖开外墙后,竟发现“墙内有墙”。与目前人们看见的大青砖外墙不同,“墙内之墙”是由薄砖块垒砌的,有的砖块上还有铭文或图案,侍女纹、凤鸟纹、莲台观音纹等都十分精彩。经考证,这“墙内之墙”建于五代,有花纹的砖为六朝墓砖,因五代人毁墓取砖而来。而内墙发掘剖面的一层层夯土则能明确显示宋、明、清对城墙层层加高、加固的过程。“我们正在申报对11号马面遗址进行保护展示,让文物‘活起来’,让人们直观地看到荆州古城的千年历史。”田勇说。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从1982年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荆州按照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批覆意见,先后对6座古城门、5座藏兵洞以及城墙上损坏严重的砖城墙、土城垣,进行了加固修缮,城墙本体得到有效保护。荆州市颁布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就是《荆州古城保护条例》。2012年至2022年底,荆州又实施了一系列古城修复与保护项目。面对古城墙对市民交通、城市发展的限制,荆州市最终做出了人口疏解的重大决定:竭力“人让城”,而不是“城让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