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文具盲盒
http://www.CRNTT.com   2023-03-07 17:17:47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网评: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文具盲盒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丁慎毅

  文具作为市场充分竞争的一类商品,除非有特殊的设计或者较高的品牌溢价,价格通常较为趋同。但是通过盲盒的形式销售,只要加个包装,价格就能翻6倍。然而,与这些文具盲盒高额溢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质量没有任何变化。3月6日,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立法禁止以盲盒的形式向未成年人销售文具。(3月6日澎湃新闻)

  上海消保委调查发现,文具盲盒捆绑的IP文化属性,让其成为孩子们沟通交流的社交“硬通货”,不买文具盲盒的孩子与同学们没有共同的话题,很容易感受到被孤立,很多孩子要家长购买文具盲盒实际上是想融入某种特定的社交群体。

  近年来,盲盒经济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在野蛮生长,被消费者称为“万物皆可盲盒”,包括未成年人也深受其害。从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来说,带有一定趣味性的盲盒,固然迎合了未成年人的特点。但上海市消保委就“什么是大家课余时间谈论最多的话题”随机对1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发现,盲盒(包括文具盲盒)达到25%,仅次于“学习和考试成绩”这个话题。上海迪博大数据研究所对586位家长进行的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反复购买文具盲盒的青少年比例高达84.0%。

  中小学生仍处在身心发育当中,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文具行业的盲盒营销给青少年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比如,一些文具盲盒很容易让他们沉迷,文具盲盒的“赌性”对他们性格成长形成危害,文具盲盒带来的社交绑架和攀比行为造成浪费,更不要说一些文具盲盒还不乏“少儿不宜”内容。也就说,文具盲盒已经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就算社交的需求,中小学生社交有多种方式,比如团队合作的各项比赛、家长带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这样的社交更能塑造孩子们的正确价值观。过度依赖文具盲盒社交,容易让孩子们变成浅薄的沟通者,阻碍他们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发展出足够的共情能力,并且这种影响很有可能延续到他们成年以后。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家楣发布了一项历时五年、针对全国十多个省市高校研究生情感素质的调查,显示高校青年学生人际情感、审美情感、励志情感和情绪智力等指标发展相对较低,宽容感也相对滞后,不仅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也会导致人际和社会互动中情绪适应不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