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面注册制下中小银行IPO进程加快
http://www.CRNTT.com   2023-03-07 19:32:08


 

  “通过谋求上市,中小银行将加快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水平。登陆资本市场也可以拓展资本融资渠道,从而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完成平移申报的中小银行普遍更新了招股书内容。其中,东莞银行将招股书中的各项财务数据更新至2022年末。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东莞银行资产规模近5400亿元,其中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约53.9%。2022年,该行营业收入破百亿,同比增长6.6%,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6%至38.4亿元。

  储备力量持续壮大

  从近年情况来看,中小银行IPO之路难言顺利。2020年,仅厦门银行一家登陆A股。2021年,成功上市的中小银行共4家,分别为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及上海农商行,尽管总数相比2020年有所增加,但却远低于2019年8家的水平。2022年,同样仅有兰州银行一家中小银行成功登陆A股。

  与此同时,2022年还首次出现了未能顺利过会的银行,即江苏大丰农商行,打破了银行类金融机构IPO“逢会必过”的惯例。

  此外,目前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工作的银行,上市筹备时间都较长。例如,汉口银行早在2010年12月就已启动上市计划,并与海通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至今尚未有实质性进展,而同省的湖北银行则后来者居上,完成上市辅导工作并已进入IPO排队之列。

  周茂华表示,“部分中小银行IPO进程不够快,可能与宏观经济环境波动造成部分中小银行经营出现一些波动,部分指标表现不理想有关。此外,银行内部治理不够完善也影响其上市进程。”

  不过,银行IPO储备力量仍在不断壮大。数据显示,目前已有汉口银行、温州银行、徽商银行、宁波通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杭州联合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完成了上市辅导备案工作;桂林银行在完成百亿增资后,也宣布“已正式启动上市工作,拟于2025年前提交上市申报材料”;宜宾市商业银行、潍坊银行等银行则传出赴港上市消息。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绝大多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已实现上市,后续上市主力军将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农商行。全面注册制之下,上市审核流程更为便捷,对业绩优秀、业务优势明显、发展有特色有潜力的银行更有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