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迈向更高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3-03-29 15:24:09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近日,就京津冀产业协同相关重点、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张贵。

  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9年来,三地在产业协同发展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解决了哪些区域发展难题?

  张贵: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四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检验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9年来,天津累计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超6900个,资金到位额超1.2万亿元;2022年,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单位4395个,2014年以来累计转入4.39万个,其中近八成为北京转入。

  9年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始终遵循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思路,系统回答了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经过不懈努力和辛勤建设,三地产业承接对接纵深推进,解决了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

  记者: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哪些新特征、新趋势?

  张贵: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为推动新时代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及未来一段时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将呈现诸多新特征、新趋势。

  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紧密结合。当前,北京一批医疗、教育单位等积极向津冀转移,京津“同城效应”显着强化,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产业发展有序整合。

  津冀提升非首都功能承载力与增强本地吸引力有机衔接。津冀借助北京科技资源,打造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合作示范区等特色鲜明、功能较强的承接平台。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不断优化承接结构和发展环境,形成“北京研发—津冀转化”格局,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