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商业外摆,“摆”出品质和烟火气
http://www.CRNTT.com   2023-03-30 14:58:14


 
  满足休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要

  许多国际消费大都市设有著名的商业外摆区。比如,巴黎街头大大小小咖啡馆的露天座位、洛杉矶购物街区的临街餐厅外摆、纽约著名的街头餐车、伦敦购物中心的屋顶天台……这些外摆,不仅是消费场所,也成为城市气质的一部分。

  究竟什么样的商业外摆能聚集人气、拉动消费?消费者青睐啥?

  “要有特色,有亮点,值得一去”“要好吃好逛好玩儿,最好还能拍照打卡,增强社交属性”“安排在城市沿河景观带、潮流街区也可以,相当于多了一条到访理由……”采访中,许多消费者谈到不同观点,但总而言之,有特色很重要。

  实际上,一些城市在设定商业外摆和新型设摊要求时,也明确了鼓励的方向。比如,上海提出划定设摊开放区时,设置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其中,特色点是以新型业态为主,符合城市高品质要求,品牌化、主题化、特色化的集市、夜市、外摆位、限时步行街等点位。北京市则要求特色经营活动要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

  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谈到,推进“外摆”试点主要是满足群众休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要,不是“地摊儿”。可以看出,新型业态、特色经营、高品质,是这一轮多地放开商业外摆的鼓励方向。

  商业外摆如何摆出品质?

  “内容与形式并重。”依绍华认为,首先,外摆的商品和服务,要精心挑选、注重品质;其次,外摆远不是“支个摊儿”这么简单,要在外观上精心设计,与街区的环境风格一致,注意营造氛围和格调,提升美观度。此外,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智慧零售等创新形式,提升商业外摆的吸引力,打造消费流量的入口。

  与城市规划相协调,跟消费者拉近距离

  一些地方探索放开商业外摆后,也有市民担心:会不会影响市容市貌、周边群众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换言之,商业外摆和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商业外摆肯定不能任意为之,而应该遵从城市管理的系列规范,与城市的整体布局、规划相协调。各城市管理方也要与商户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共同打造‘叫好又叫座’的‘摊位经济’。”依绍华说。

  近期多地出台商业外摆相关政策,同时也明确了“红线”和实施原则。比如,上海市要求综合考虑市民需求、市容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菜篮子”供应保障等因素,方可划定设摊开放区。北京市要求,在重点商圈开展特色经营活动,应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区域、限定品类”的原则,不破坏市容环境卫生,不露天烧烤,不侵占绿地,不占压盲道,不占用道路停车泊位,不影响居民生活和安全出行。厦门发文,对处在背街小巷、次干道和交通流量适宜地区的餐饮、服装、鲜花水果、生鲜食品等店面开放“适当跨店经营”申请,并由属地职能部门上门划定“经营外摆”的时间和区域范围。

  有条件地放开,对此,商户怎么看?

  “可以增加经营空间,又可以招揽生意,何乐不为?”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烧烤店老板说,“做餐饮,外摆肯定是能拉流量,政策有了明确规定,让大家都有据可依。”还有的餐厅老板算了算账,按外摆4张桌子算,一个晚上,每张桌子翻台6到8次,可以多接待二三十桌客人,几个员工的成本就挣出来了。

  业内人士分析,商业外摆延伸着商户的服务半径,有效展示实物商品、服务商品、体验商品,同时也可以创新各种场景,既能引流,也可以起到促进销售的重要作用。

  “商业外摆就像‘街头小品’,是城市功能的延伸。在不同的地方,你能看到不同的商业气质,外摆会拉近城市与消费者的距离,带给大家亲切感。目前,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希望商业外摆能摆出更多烟火气,带回熙熙攘攘的人流。”依绍华说。(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