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清明近,思源黄帝陵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2:33:56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沿着广袤的黄土高原一路向西,在陕甘交界地带的子午岭支脉上,有一三面环沮水、远观似长桥的峰峦耸翠之地——桥山。

  此山地处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望昆仑,东接华岳。山之上,八万多棵古柏“沧桑千载弥苍劲,气宇轩昂唱大风”。铺天的森森翠柏之中,有堂皇大殿,有香火绵延。《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这里正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

  “寰宇初定邦,黄帝开万化。”作为奠民族之基、开文明先河之人,千百年来,轩辕黄帝被历朝敬仰,万代流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陵:汉武帝于此筑台祈仙,范仲淹在此看柏色苍苍;重阳日,万民来此拜谒;清明时,九州于此公祭,这里也成为无数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思源之地,所谓“九州明月祖陵在,万方裔子觅同宗”。

  又是莺飞杏花天,清明祭祖登古原。近日,记者实地走访黄帝陵,在屹屹青冢前感黄帝遗风,在枝繁叶茂中寻根问祖。

  巍巍帝陵 赫赫初祖

  清明时节的桥山一带,擎天松柏拂春雨,绕陵沮水映远空。5000多颗秦岭天然鹅卵石铺就而成的庙前广场,看上去浑厚、粗犷;经过66米长的轩辕桥后,便是由95级台阶组成的龙尾道,象征黄帝“九五之尊”;拾级而上,台阶尽头就是巍巍耸立的轩辕庙。

  轩辕庙始建于西汉初年。“汉朝开国后,高祖刘邦规定凡天子陵寝旁必设庙宇,遂在黄帝陵侧建轩辕庙;唐朝大历年间,此庙经过数次大修;宋太祖年间,因山体滑坡,将轩辕庙迁到今址。”黄帝陵管理局讲解中心副主任郭婵介绍说,“黄陵民间用四句话加以总结:汉代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无论谁来当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桥陵千年土色匀,古柏老干叶发新”,在桥山八万多棵古柏中,最有名的当数轩辕庙入口处的“黄帝手植柏”。此柏高19.4米,下围超过11米,树龄5000多年,素有“中华第一柏”之称,虽历经冰霜,栉风沐雨,但仍枝繁叶茂,发参天黛色,远看擎天如盖,近观枝似盘龙,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