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况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23-08-05 00:18:12


 
  (二)各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非遗教育

  1.高等教育之学术科研与实践

  为健全“无形文化资产”保护政策,台湾当局在相关领域上,结合了文化与教育体系资源,由“文化资产局”与大学院校合作,例如:2020年与台北艺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针对“无形文化资产”政策探讨、保护工作相关成果分享、专业人才培育及学术研究支持制度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双方长期结盟,共同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⑦

  其缘由为,2019年在文化主管部门召开的“无形文化资产工作圈”专家咨询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提及改善“无形文化资产”高等教育及研究人才的断层问题,是未来能否有长远发展的重要关键。北艺大在文化艺术领域上的丰硕成绩,以及与海外多所一流艺术院校之合作网络,提供最强而有力的资源,初期双方将从共同成立项目辅导中心、支持学位学程、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以及形成展演场域等方向着手,共同见证“无形文化资产”的长足进展。为配合这项合作案,台北艺术大学有两个目标,一是要尽快成立“文化资产”学士学位学程,消弭该领域出现的基层人才断层问题;再者,校内将成立针对“无形文化资产”支持系统;因为要培养基层人才,不只依赖研究,如何教育是更重要的环节。

  为了更整合学术资源,文化主管部门2017年举办“无形文化资产论坛”,召集了大学院校的专家学者、相关社区实践者,以及关心非遗发展的保存者、传习艺生、民间团体与各县市文化资产行政人员,齐聚一堂,以“无形文化资产传承教育”、“无形文化资产的社会参与”及“无形文化资产支持体系”等为主题,共议无形文化资产保存未来;幷为彰显无形文化资产艺能型态与特色,搭配传统南管戏曲与“想要带你游花园-民乐交陪艺术祭”特展导览及布袋戏剧场展演。该次论坛结论,“文资法”只是相关领域推动的底线,现阶段面临的是整体文化生态的消失与复育的问题,不论有形、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与维护需要更系统性的设计与链接,除了既有传习计划还需要更具体行动策略。⑧而四项具体策略大致可一窥台当局对非遗教育的重点方向。首先是体系性的保护计划。持续推动各保存项目保存维护计划;发展全面记录保存,透过在地经验网络重建台湾艺术史、台湾知识学、文化记忆库,包括:建立台湾美术、工艺、建筑、影像、传统艺术各类艺术史。

  其次,传统内容进入教育体系,新修“12年教育课纲”已纳入传统艺术与民俗内涵,未来积极与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共同推动落实教育现场。幷将努力协调结合艺生进入教育体系。再者,鉴赏与欣赏能力的培养。推动“文化资产”体验教育,让孩子亲炙艺师。进而,传统艺术历史场域的活化,鼓励地方既有村庙、部落聚会所与各地文化场所,持续通过这些公共生活中心,让传统文化的公共性生活可以继续作为各种“无形文化资产”存在场域,达到复育原本既有文化生态体系功能。尤其需要文化主管部门整体支持幷连结社会资源,共同形成文化生态体系的复育环境。

  台当局文化主管部门自2010年起办理校园合作推广活动,邀请经当局指定的重要传统艺术保存者、专家学者、传统民俗艺阵、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等团队,赴校园讲座与示范演出,以期唤起年轻学子对非遗的瞭解与重视,使内容丰富且样态多元的传统文化得以提倡、保存与传承。接着,2021年在疫情之际,举办“打艺苗-文化艺苗双管齐下”,千场“无形文化资产振兴”巡演活动,全台热闹登场;当局编列了新台币1亿元(约合2380万人民币)预算。

  受邀的传统艺术示演团队包括:廖琼枝歌仔戏、陈锡煌掌中剧团、黄俊雄木偶戏、汉阳北管戏曲、布农八部合音、苗栗陈家班北管八音团、吴素霞南管戏曲、排湾族口鼻笛-谢水能先生。民俗艺术示演团队包括:台湾飞鸿馆龙狮团、大满舞团小林夜祭仪式、吴敬堂&镇狩宫官将首与八家将、和顺小学醒狮战鼓队、赛夏矮灵祭等。其中,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首度与11所学校合作举办“校园疯文资”,走进校园推广文化资产,幷前往偏乡的学校示演北管和木偶戏。新北市指定登录的“有形文化资产”计196处、“无形文化资产”计51件。除了非遗进校园,也邀请6所学校专车接送走进古迹,欣赏传统工艺联展及京胡、木偶戏等演出。另外,位于新北市府中古城区的“林家花园”还特别推出沉浸式剧场《西城故事》,邀请板桥中山小学3个班级师生抢先体验。⑨《西城故事》是Happy ending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背景移至18世纪中期的漳泉械斗,融合林家故事幷以现代话剧的模式演出,邀请观众在表演者的带领之下游走于园内各个景点,挑战古迹感官新体验。

  2.社会教育与网络教育

  在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下设之“空中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20年开设了《传艺台湾》课程,让具高中以上程度者参与。⑩课程纲要与内容写着:传统表演艺术根植于民间的岁时节庆与生命礼俗,体现着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情感信仰,幷拥有独特的表演体系与审美思维。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传统表演艺术传承体制中,“艺师”是薪传艺术本体与维系文化命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也是“戏以人传”、“戏以人扬”的核心主体。因此,让社会大众认识传统表演艺术重要艺师及演艺团队,显得格外重要。

  这项课程由传统艺术界学者蔡欣欣教授主讲,分别邀请杨秀卿、林吴素霞、梨春园北管乐团、邱火荣、庄进才与汉阳北管乐团、壮三新凉乐团、廖琼枝、苗栗陈家班北管八音团、陈锡煌、黄俊雄等十组已被指定为“人间国宝”的重要传统艺师与演艺团队,通过对谈引言,让艺师们娓娓阐述个人技艺养成与演艺生涯,从中认识传统表演艺术之精髓,以体认其丰富多元性及深厚内涵。在课程中幷搭配实务演练教学、曲谱、身段或唱腔等,欣赏艺师们精湛的演出。此外影片中会搭配报刊史料、文物图照与舞台影音等多元素材,结合“文化资产局”的丰富资源,引领学习者遇见与认识不同类型的传统表演艺术,以窥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核心。

  金门县文化园区主办之“艺启寻金”:爱上博物馆活动,举办了“走读官澳聚落与寻狮趣”,60位亲子齐聚当地龙凤宫前欣赏抬辇示范与体验,接着深入村里走访李康塔洋楼、杨氏大宗祠(达山堂),认识古迹建筑特色及历史风华,幷按图索骥寻找聚落守护神-风狮爷,同时也品尝金门在地料理。最后,回到民俗博物馆聆听解说,让民众自体验中,更加贴近聚落文化和瞭解所处村落之特色和价值。⑪

  淡水古迹博物馆于2016至2018年度执行“淡水世界遗产教育与文资保存活化策略”,搜集盘点淡水地区现有“有形”与“无形”文化资产,幷举办专业交流座谈会,透过分析与资源整合,进行教学课程规划、种子教师培训,与教学现场实作案例辅导等基础深耕,由淡水地区发展学习教育系统幷落实于教学环境,最后拓展至整个新北市世界遗产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亦配合办理一系列世界遗产潜力点之国际交流,与在地文化观光推广营销活动,扩大计划执行范围与活化效益。该计划包含四项主要内容:一、世界遗产教育深耕,二、世界遗产教育推广,三、世界遗产国际交流,四、世界遗产文化观光。⑫

  此外,各地方社团也从社会教育角度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保护与传承工作,例如:2020年一个由屏东县万丹乡下蚶传古宋江协会执行的“建构下蚶宋江无形文化资产传承教案计划”,在当地“社区总体营造”的推进改变后,让更多社区民众参与,也打破女性或外乡学子的限制,共同投入文化传承,而时空背景的改变及近年来庙会阵头的污名化,使得过去的荣耀蒙尘,承受着误解与排斥,也使得宋江文化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薪火相传的危机。

  在陆续完成的保存纪录动作后,耆老们最挂心的还是系统性传承的问题,幷期待翻转大众误解,藉由“无形文化资产”登录及该计划的执行,造访万丹下蚶地区邻近的小学、中学,期待成为乡土教学特色,但讨论过程中受限于相关社团、营队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知识、技术、学童器材及教学信心的不足,欲与学校课外活动衔接,进而传递这百年技艺一事,尚在努力中。该协会亦期待将宋江内涵转译成适合学龄且寓教于乐的儿童活动与教材,长期与学校合作成为乡土教材,期望透过宋江文化元素,进一步藉由工作坊进行教学方案的讨论、设计与规划,转译出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教案,幷办理一次的教学体验营,进行方案测试与检讨,以备来年与各校园合作办理“社团教育”或“教学体验营队”的基础。⑬

  同时,一个结合了教育、经济、农业、环保、交通、文化与内政等跨部门之“户外教育资源平台”,也在互联网上推出,内容提供了布袋戏、歌仔戏等相关非遗之内容。⑭此外,不乏在各教育阶段与层面的乡土教育推广中,涉及非遗内容,例如:新北市教育局2020年度“来尬册”教案征选,新北市八里区米仓国民小学以《家乡的变迁_走读观音山》获特优奖,旨在呈现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环境教育,其中内容虽以科技结合乡土教育为重点,亦在教述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另如《天下杂志》“微笑台湾款款行”等。⑮

  四、结论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本身的发展,渐有非遗与文创产业的有机融合趋势,概因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非遗中的表演艺术( 包括音乐、舞蹈、歌舞、戏曲、戏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和表演艺术是有重叠的;再比如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文创产业中的建筑、设计、工艺品之间也有重叠之处。而非遗中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含语言、民间文学、神话等) 则与文创产业中的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等交叉,即表现形式不同但传播性质相同。总的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具体门类上确实是存在部分重叠或交叉的。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自身在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程中,对民生经济的带动、提升作用也愈趋明显,其发展也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非遗文创产业市场越来越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非遗项目才会更有活力,才会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在推广非遗教育的同时亦无法排除创意教育。

  面向未来,非遗教育的方向可在前述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两大方向:(一)请进来:请到相关艺文馆舍等等。(二)走出去:进校园、线上、两岸合作等等。本文提出的建议包括:1.以保护为基础,聚焦青少年,以遗产教育增进社会包容性和凝聚力。2.以跨界创新方式推动多学科融合,探索内外结合的多方合作新模式。3.以创意与科技为手段,因地制宜探索新的遗产教育理念与方法。4.合理运用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线上线下结合让更多人参与遗产教育。5.深度挖掘遗产价值,以教育为赋能手段,促进遗产地创新可持续性发展。6.两岸携手合作进行“国际化”推广与传播。

  注释:

  ①台湾当局将Cultural Heritage译成“文化资产”;分“有形文化资产”(即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资产”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除相关“法规”援用上述台湾当局使用之名称外,一律采用“物质文化遗产”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述。

  ②本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WHC).UNESCO,于1972年在巴黎举行之第17次会议中通过,1975年12月全面实施。引自洪孟启:《文化资产保存的世界潮流――从有形到无形》,《美育》,154期,2006年11月,页12-19。北京创世卓越图书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京:北京音像电子出版社,2015。彭跃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页1-4,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③“法规资料库”,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1“无形文化资产”。

  ④林美容、谢佳玲:《台湾无形文化资产的保存现况》,《台湾史料研究》第147-169页,2005;“教育科学文化处”:《无形文化资产之保存维护》,为文化部门辖下“文化资产局”局长施国隆于2018年11月向行政部门之口头报告,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2b5961cd-e238-4cf5-a870-f878578786f7,浏览时间:2019年7月31日。

  ⑤张理国:《“文化部”无形文化资产保存明年度预算成长为3倍》,《中国时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1003166-260407?chdtv,浏览时间:2022年1月18日。

  ⑥台湾当局“文化资产局”网站,https://coch.boch.gov.tw/About/Index/283264D6-0E5E-48FE-9D6E-B1599AA0892C,浏览时间:2022年2月18日。

  ⑦“中央广播电台”:《“文资局”与北艺大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无形文化资产”保存》,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952,浏览时间:2022年1月18日。

  ⑧“文化资产局”:“2017无形文化资产论坛探讨文化资产传承教育、社会参与及支持体系”,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74752.html,浏览时间:2022年2月18日。

  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网站:《“打艺苗—文化艺苗双管齐下”千场无形文化资产振兴巡演活动全台热闹登场》,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26936.html,浏览时间:2021年10月1日。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e8ca970cde5c00e1&dataserno=f4639f90e02140b7af9611645b397e1b

  ⑩“空中大学校园影音云”,https://campusfms.nou.edu.tw/media/1434,浏览时间:2022年2月18日。“空中大学”即“广播电视大学”或“开放大学”。

  ⑪陈丽妤:《走读官澳文化园区安排抬辇体验》,https://www.kinmen.gov.tw/News_Content2.aspx?n=98E3CA7358C89100&sms=BF7D6D478B935644&s=A94B4A464F1EBFC0&Create=1,浏览时间:2022年2月18日。

  ⑫淡水古迹博物馆:《穿越淡水、走读世遗教育深耕与交流推广》,https://www.tshs.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330618805768009664,浏览时间:2022年2月10日。

  ⑬屏东县万丹乡下蚶传古宋江协会:《建构下蚶宋江无形文化资产传承教案计划》,https://coch.boch.gov.tw/Group/Detail/7736F80C-78E6-46B1-AE2F-1C455759ADF6,浏览时间:2022年2月18日。

  ⑭“户外教育资源平台”:营造“处处可学习.人人可为师”的学习环境,https://outdoor.moe.edu.tw/,浏览时间:2022年2月19日。

  ⑮新北市教育局“来尬册”教案征选:https://lgt.ntpc.edu.tw/TeachPlan_Detail.aspx?id=69;《天下杂志》“微笑台湾款款行”,https://smiletaiwan.cw.com.tw/teach/lesson-plan?page=1&year=2021%E5%B9%B4&award=%E5%85%A8%E9%83%A8%E7%8D%8E%E9%A0%85&area=%E4%B8%8D%E5%88%86%E5%8D%80%E5%9F%9F&grade=%E4%B8%8D%E5%88%86%E5%B9%B4%E7%B4%9A,浏览时间:2022年1月28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6月号,总第306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