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全球地缘战略视域中的中美台海战略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3-09-24 00:23:43


 
  (三)美拉台入复合型印太军事联盟

  美国在印太构建的多边多种多型军事联盟已基本成型,但要明确把台湾正式拉进其中,在法理上、政治上和外交上都不便当。为此,美国酝酿了美台建立准军事同盟的构想,作为把台湾塑造成军事盟友的准备和过渡。这个构想的内容大体上是:1.确立台湾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友,除了不签约、不驻军、不设基地,台湾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无差别,使台方成为印太各类军事集团的观察员甚至实际成员,绝不考虑让台湾接受“一国两制”模式的和平统一。2.因为上述“三不”,美国必须有计划地增加对台军售,包括进攻性武器,在台岛囤积大量武器弹药,以备战时之需。3.美方对台军进行系统性军事培训,包括观摩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指挥行动、特种兵、电子战人员等。4.让台军参加各类印太军演,并加强针对台海的联合军演。5.考虑在台湾设兵工厂,直接制造美式武器,主要是用量较大而又不便运输的武器,以防短期内爆发台海战争。6.共建美台战时联合情报与指挥系统,可能设在较近的关岛,以便战争爆发后台军方高层转移。7.不公开承诺美军入岛协防,但许诺对台提供更新型更高端更有效的军事保护。8.准备好在必要时撤走台方军政高层,以便继续异地领导和指挥开展抵抗运动。

  这个构想的基本实施策略则可归纳为:1.制造中国大陆准备武统的舆论,增加美台准军事同盟的合理性,加快美国国会各种助台法案。2.酝酿一个2027年前后爆发战争的预案,做从反登陆、反封锁到反攻城的相关军事准备。3.密切观察和研究乌克兰战场作战方式移植到台湾岛的可能性,以便拖延战场行动,消耗解放军力量,增加解放军牺牲。4.调整对台军售结构,提高新型步兵单兵作战装备的比例,为打城市战创造条件。5.要求台方修法,降低入伍年龄、延长兵役期限,扩大征兵员额。6.设法阻止台军投降,增加台军牺牲、误伤平民、增加难民,制造人道主义危机,干扰解放军行动,丑化解放军形象。7.为战争进行武器、能源和粮食等战略储备。8.考虑美方及其亚太盟友战时对台海空支援办法,主要是空投急需品的办法。

  (四)台海南海的战略联动将成为常态

  1.人们普遍担心所谓“三海联动”,即东海、台海、南海同时发生冲突和危机,令中国大陆难以应对。还有所谓四海联动的耸动说法,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不过,真正有现实可能性和探讨意义的还是台海与南海联动问题,一般称之为两海联动。在菲律宾增加对美军开放四个军事基地后,两海联动可以说更加凸显了。从战略层面看,两海联动是简单的,但从策略层面看,却是复杂的。例如,台湾当局可能希望美军把两海挂钩,开展巡航,似可让台湾一举两得。但民进党当局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采取包含“台独”的南海举措,放弃某个属于领土范畴的岛屿及其水域,而可能与马英九当局的立场拉开一定距离,或许回到李登辉时期的政策立场——“在管理钓鱼岛和南中国海周边领土争议方面,台湾应避免把那些区域认定为‘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或‘构成(中国)历史水域’,以便与中国在那些争议上的立场保持一定距离〔16〕。”也就是说,说法可以是模糊的,不明确宣示或否认南海水域属于中国,但含糊其辞地表示属于“中华民国”或者台湾,同时表示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维护国际航行自由等等。

  2.假如台湾当局以为西太平洋局势可以利用,执意在美国保护伞下藉南海问题挑事,以谋取政治利益,则必须承受两方面的重大危机与损失。一是一旦太平岛发生被越南攻占的危险,大陆依法收复它之后,不会归还给台湾。二是引起连锁反应,压缩台湾所谓国际空间,直至出现“雪崩式的断交潮”。这对台湾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会彻底敲碎“中华民国”外壳。有国外学者指出:“除了外交承认所传递的象征性地位外,保持哪怕几个盟友也可防止被进一步孤立,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没有国际反对的情况下合并台湾的能力〔17〕。”笔者相信后者的论断有些思考基础,循着这个思路推延下去,如果“断交”发展到极致,接近于零“邦交”时,“中华民国”也就宣告完结了。

  3.长期以来,中国决策层对台海的关切远超过对南海的关切,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南海问题是国际问题,即使在陈水扁执政时,也没出现台海与南海联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领导层对台海的高度关切可能是中国与其他南海岛礁声索国关系相对舒缓的原因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指出,台湾问题显然令中国政府魂牵梦绕,达到了宁可在其他同等重要挑战方面蒙受损失的程度〔18〕。在西方研究者看来,中国政府如此令人费解地强调台湾问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愿意与其绝大部分陆地邻国谈判、妥协、解决领土争端,但在南海和东海领土争端上却不是这样。除了对海运通道及潜在油气资源的战略性关切外,中国在现存海洋争端上的相对不妥协可以解释为,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并坚定不移地对待与台湾统一的问题,绝不妥协让步,不削弱自己的能力,如果必要,不惜武力解决〔19〕。这就是说,台海、东海、南海相连通,台湾问题的解决跳不出这个海域。这或多或少接近了中国地缘战略安全的真实处境和应对策略。

  4.这只是从单方面的战略忧虑出发做出的假设,没有充分考虑相关各方的多方面因素,如经济、社会、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建设性思维和行为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协商谈判、求同存异,以较低的代价解决较大的难题。但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距离,可以说“东亚和东南亚日益增加的摩擦看来没有形成一个新的、共同参与的地区安全秩序的前景,但这应当是目标”〔20〕。有关当事国各有不同的客观情况和主观关切,尤其是中美两个大国深受战略博弈所困,可以说莫衷一是,甚至是南辕北辙。但和平解决总比武力解决代价小。既然有内政、相互依存、大国现实主义思维等冲动,“前路就是在亚洲构建一种共同参与的力量平衡,它限制强硬的冲动、建立共同参与的多边经济与安全体制,并加强相互依存,进而提高无羁绊的冲突的代价”〔21〕。这是理想主义的,但不是不可企及的,只是需要有关各方做出努力,有所妥协、有所让步甚至有所牺牲。

  结论

  综上所述,在思考如何塑造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外部环境问题时,须考察研究全球战略大环境尤其是地缘战略环境。⑴中国不可忽略的战略视点是,全球力量对抗坐标正在向台海转移,这是无法回避、更无法否认的重要事实。这当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地缘战略因素是最重要的甚或是决定性的。⑵从历史视角看,世界大国陆海战略纠结与抉择的经验教训,对同样面对以台湾问题为焦点的陆与海战略平衡难题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要吸取世界大国的历史教训,避免陆海战略纠结,科学地谋划一个东西呼应、陆海联动的战略棋局。⑶中国的战略安全也需要一种平衡的地缘战略选择和设计。在地缘视野中考察中国的处境,可以说我们的地缘战略环境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是陆强海弱、陆安海乱。由于海上博弈的对手更强大、问题更复杂、不确定性更大,也由于“印太”海洋战略联盟的出现,以及马六甲海峡的战略约束和南中国海的波谲云诡,海上的挑战更大,因此中国需要智慧地选择一条先陆地后海洋的战略道路。⑷作为战略焦点的台海,已被美国设定为对华展开战略博弈的核心与前沿,成为美国保住其全球霸主地位的主“战场”。为此,美国设计了一整套军事保台的综合策略,并在乌克兰战场上加以验证,不同之处则在于准备在台海与解放军打一场空前规模、全新样式、复合型高科技海战;已开启了把台湾拉进印太复合军事联盟的进程;美国为了把北约国家拉进印太复合军事联盟,并利用少数东盟国家,单用台海这个理由比较牵强,把南海争端加上,会感觉理由比较充分,两海联动遂成为现成的选择和今后的常态。⑸所有这些都表明,中美两国正在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分别以陆地板块与海洋板块为后盾、以台海为争夺焦点与对抗前沿,展开涉及多国、空前复杂、日益激烈、波及全球的地缘战略博弈,使中国统一问题变成更加复杂和棘手的难题,但同时也为中国统一进程赋予了更丰富、更深刻的民族复兴、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世界性涵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外部环境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2JJD810022的初步成果。

  注释:

  〔1〕王海良:《世界大变局:全球力量再平衡与国际秩序的重塑》,载《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月号。

  〔2〕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 7.

  〔3〕王海良:《美国战略调整与亚太安全趋势》,《太平洋学报》2002年特刊《面向太平洋》第1期,第13页。

  〔4〕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51、53页。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第440页。

  〔6〕亨利·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09,第98页。

  〔7〕Ashley J. Tellis: America’s Bad Bet on India  New Delhi Won’t Side With Washingtong Against Beijing on Foreign Affairs, May 1,2023. 

  〔8〕杨犇尧、黄蔚:《新加坡学者答中评:一带一路是中国新安全观》,http://www.crntt.com/doc/1037/7/2/4/1037/72402.html, 2015年6月3日。

  〔9〕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 8.

  〔10〕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 19.

  〔11〕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Perspectives from China,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Mohan Malik , 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2014,p.198.

  〔12〕David M. Lampton: Following The Leaders 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4,p.185.

  〔13〕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Perspectives from China,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Mohan Malik , 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2014, p.189.

  〔14〕Global China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ches, edited by Pak Nung Wong and Yu-shek Joseph Cheng,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d, Ltd,2015.p.375.

  〔15〕Global China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ches, edited by Pak Nung Wong and Yu-shek Joseph Cheng,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d, Ltd, 2015.p.376.

  〔16〕Jing Huang with Xiaoting Li: Inseparable Separation: The Making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Ltd. Singapore, 2010, p.225

  〔17〕Timothy S. Rich: Renting Allies and Selling Sovereignty: Taiwan’s Struggle for Diplomatic Recognition, in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The Relations Among China,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Cal Clark, published by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Newcastle upon Tyne, UK, 2011, p.189.

  〔18〕Martin A. Smith: Power in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The US, Russia and China published by polity press in UK, 2012, p.173.

  〔19〕Martin A. Smith: Power in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The US, Russia and China published by polity press in UK, 2012, p.174.

  〔20〕David M.Lampton: Following The Leaders 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4,p.231.

  〔21〕David M Lampton: Following The Leaders 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4,p.232.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8月号,总第308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