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弘扬工匠精神 架起民心相通桥梁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8:55:41


 
  从无到有——

  “为当地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夏日的杜尚别最是炎热,地表温度甚至能达到50摄氏度。去年7月鲁班工坊建设期间,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吴正鹏和其他几位来自中国的老师就在这样的高温下,组装出教室内的每一张桌子、每一把椅子、每一套仪器设备。

  “从无到有,真是一点点看着这个工坊‘长大’。”吴正鹏说,从空荡荡的体育馆变成配备了顶尖学科设备的教室,中国老师们很用心、很尽心。

  “我们来了之后,切身感受到当地政府和学校对建设鲁班工坊的热情。塔方看到了这些年中国的快速发展,打心底认可我们的技术、理念。”另一位参与鲁班工坊建设的中方教师邹小雨的神情中满是自豪,“我们希望尽自己所能把鲁班工坊建设好,利用鲁班工坊为当地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塔吉克斯坦境内多山,素有“高山之国”之称,超过90%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全程参与鲁班工坊建设的塔技术大学副校长沙赫里约尔告诉记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塔吉克斯坦城市供暖需求大,急需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升级基础设施、修路架桥也需要工程测量人才。以前学生学技术只能单纯依靠课本,如今在鲁班工坊,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仪器设备,学技术更加方便快捷。

  “毫不夸张地说,全塔吉克斯坦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学校或机构拥有这么好的设备了。塔国家测绘部门也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以后能为他们培养专业人才。”沙赫里约尔告诉记者,鲁班工坊培养的人才正是塔吉克斯坦目前国家发展、产业升级最稀缺的,“鲁班工坊为塔吉克斯坦未来发展培养人才,大家都非常珍惜”。

  设备先进——

  “有机会瞭解最前沿的技术发展”

  立在教室中央的数字水准仪、智能全站仪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等仪器,代表着目前中国乃至全球顶尖技术的测绘设备,供学生们学习和练习测绘实际操作。靠近教室门口的工作台上,30台电脑全部配备了4套虚拟仿真学习软件,能够应用3D等技术,模拟数十个实际场景,让学生们通过游戏般的操作方式进行测绘练习。

  “以我们面积4公顷的校园为例,如果用以前的旧设备进行测绘,需要15天才能完成测绘制图,使用鲁班工坊里的新设备只需3个小时。”塔技术大学工程测量与制图教研室副教授托希尔·扎利洛夫是该国测绘领域的权威专家,年逾古稀的他依然活跃在教学一线。

  谈起鲁班工坊带来的教学变化,扎利洛夫感慨地说,此前学校上课使用的测绘设备大都十分陈旧,使用前需要进行繁琐的调试,运算只能通过人工进行。鲁班工坊的中国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化,还有电脑软件进行辅助运算,操作简便,容易上手。由于设备改善,教学难度大幅降低,原本大学二年级才能开设的测绘课程,现在一年级也可以开设。

  吴正鹏说:“测绘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日新月异的学科。上世纪末我们可能还普遍采用以人工测量为主的传统方式,现在无人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都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测绘技术手段,产业、行业交叉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扎利洛夫对此很认同,他认为鲁班工坊将为塔技术大学和整个塔吉克斯坦相关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有机会瞭解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推动本国相关学科加速发展。我很欣慰,因为我们即将培养出第一批掌握最新技能的现代测绘人才!”

  塔技术大学校长达夫拉特佐达介绍,学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都有机会在鲁班工坊内学习。鲁班工坊还受到当地工程师、技术人员的青睐,他们也纷纷要求到鲁班工坊学习。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职业教育经验,为当地培养技术人才,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塔技术大学正考虑开展社会培训。双方将共同选拔一批师生前往中国接受培训。塔技术大学能源学院大三学生加尤尔佐德告诉记者,听说今年学校要选拔优秀学生赴华学习,所有的同学都铆足了劲,希望能够“到中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