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拓展体验空间,挖掘消费潜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9-01 17:15:28


  中评社北京9月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近来,文化和旅游部加快推动沉浸式旅游新业态发展,开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并于近日公布了首批入选24个项目名单;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推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新业态带来哪些新体验?又将如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近日,记者走进山西平遥、四川成都、辽宁沈阳三地,对沉浸式演艺、夜游、街区等示范案例进行实地探访。

  沉浸式演艺——

  在行走式体验中

  成为故事参与者

  “来看看糖葫芦儿”“卖鸡毛掸子喽”……入夜,古香古色的“平遥大街”上,店铺林立,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镖局、票号、染坊、客栈……沿街店铺门口,一串串红灯笼挂起,扮相惊艶的花旦挥舞着衣袖在戏台上动人歌唱,同兴公、德盛昌这些老字号招牌分外显眼。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游人摩肩接踵,有的进入店铺,有的被小贩叫住,有的则拿起手机拍照——这是山西省平遥县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中的第二个场景。

  “进来看看,这可是上好的绸布。”身穿水绿色古装的演员站在门口招徕顾客。绸布庄门口,头梳高髻的绣娘正坐在桌旁,专心致志地绣着一幅花鸟作品。这时,一个十一二岁模样、身穿古装的游客小女孩走到绣娘旁边,一旁女孩的妈妈拿出手机拍照,定格下这仿佛穿越的瞬间。

  千年古城平遥旁,《又见平遥》剧场每天都要上演多场演出,场场爆满。在艺术表达方式上,演出颠覆了传统的室内表演模式,没有传统舞台,没有观众席,观众边走边看,构建“行走式”的互动观演模式。

  正如入场提示音所说,观众将沉浸式体验百年前的平遥城,从一名观众变成汇字号张东家、李掌柜,铁匠铺的王老三,绸缎庄的赵夫人,以及给镖师们送行的众乡亲。

  “在9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穿梭在表演者中间,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青峰介绍,演出自2013年运营以来,共计演出7100多场,观演人数489万余人次,演出收入8.2亿元。

  噔!一声锣鼓响起,“都让一让,都让一让喽!”慷慨激昂的锣鼓车队穿街而过,来自西安的游客苏研连忙避让到路旁。街角,刀削面的摊子旁,店主边和面边同观众互动。

  观众从同兴公镖局缓缓走到平遥大街,再到南门城墙下,进入赵家宅院,隐藏在真实场景中的故事主线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个关于护镖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传承与回家的故事。“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台词中的一句话打动人心。

  在最后的舞台剧部分,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充满阳刚气息的舞蹈,婉约动人的山西民歌,一碗代表山西人乡愁的手工面……相互交融,在场观众被深深打动,掌声响彻大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