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和策略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3-10-10 08:38:46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明了方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相互关联,信号鲜明、意涵丰富——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重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

  南方日报发表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康达华文章表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引领着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新的重大变革。

  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重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新”,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战略部署。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国际激烈产业竞争新环境、引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是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答案。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是从依靠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的质变。新质生产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的生产力,是更高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更高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在“生产力”,是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是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产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是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实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文章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相比过去“两头在外”发展模式中依赖低水平技术转让、模仿式追随式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突出要求的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是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无序创新,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解决从“1到100”的应用型创新上,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长远解决从“0到1”的技术变革问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资本推动模式,要统筹发挥好科技、教育、人才各种资源力量,一体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而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