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农村流通活 县乡消费旺
http://www.CRNTT.com   2023-10-11 09:31:29


 
  农村电商提速扩面,畅通消费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通道。

  “现在给大家展示的是一种新的多肉植物,它红色的枝叶象征着红红火火……”日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前彪冢村的泮然多肉种植基地,带货主播正将一株株多肉植物展示给网友。“我们积极组织农户们参加电商培训,推动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打开销路。”栾城区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张志斌说。

  农村物流跑出加速度,打通城乡流通的“大动脉”与“微循环”。

  在肥城市的泰安新合作云仓物流配送中心,繁忙的物流景象让人印象深刻。十几台电动搬运车穿梭作业,装卸着满载物品的标准托盘和周转箱。大仓内部建设有1.4万平方米的高架立体仓库,8000个拆零货位,不仅满足了全县直营门店和乡村便利店的需求,还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目前云仓年配送货物货值10亿多元,配送量1015万件。

  专家表示,贯通农村电商与物流体系,有利于进一步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促进产销“两头甜”。2022年,各地建设各类县级物流和寄递配送中心1500个,乡镇快递和邮件处理站点7600个,95%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2600多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过15万个乡村电商和快递服务站点。

  推动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优质农产品供给

  秋意渐浓,走进刘杜镇2.3万亩的山楂产地,红彤彤的甜山楂陆续成熟,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漫步果园,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

  “多亏了刘杜镇供销合作社提供的加工、冷库等服务,经过分拣、预冷、贮存等环节,山楂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北流泉村村民高彬开心地说。近年来,刘杜镇齐云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建成农产品仓库5000平方米,其中冷库2000平方米,年收购、储存、销售山楂、大枣、核桃等农产品价值5000万元,通过错时销售,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做大做强农村流通,需要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各地进一步推动县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培育县域龙头流通企业,加强企业供应链建设。各地以数字化、连锁化改造和跨界融合为手段,支持邮政、供销社、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从传统商品批发、零售向上下游一体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转变,增强对县域商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各地加强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干支线冷链物流、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进一步降低流通损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实施“供销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去年全系统新建成冷链物流项目323个,新增冷库总库容244万吨,总库容790万吨。

  培育“土特产”电商品牌。各地深化“数商兴农”,发展农特产品网络品牌,鼓励电商平台、直播团队充分挖掘农村“土特产”资源,为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提供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等服务。

  “搞活农村流通大有可为,各方要协同发力。”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供销合作社将以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模式;培育县域商业经营主体,引导流通骨干企业下沉县域市场,支持流通骨干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更好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持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