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4年提升50.4%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17:00:33


 
  不过,城乡居民之间差距依然较大。2022年,我国城市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为24.9%,农村居民为14.2%,是2018年的1.5倍和1.8倍,但素养水平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从2018年的8.8个百分点扩大至2022年的10.7个百分点。

  “相信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环境健康素养水平的城乡差距会逐步缩小。”刘文秀说。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环境健康分类素养中,基本知识素养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偏低,基本行为和技能素养水平提升缓慢。2022年,居民环境健康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行为和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36.1%、14.1%和25.7%,是2018年的1.4倍、2.4倍和1.0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荣山认为,后续素养提升行动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加强基本知识的传播。居民对空气污染、水、辐射、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环境健康危害科学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普遍偏低,这些是后续素养提升的工作重点。二是加强基本行为和技能的指导。行为和技能的形成是缓慢而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个体不断学习、实践、积累和强化。为此,后续将加大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深入学校、企业、社区等阵地,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健康行为和技能培训,强化居民的行为指导。三是持续加强青少年的素养提升。从长远看,大幅度提升青少年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是提升全民环境健康素养的关键。

  提升需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全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普遍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需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基础工程。如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曾红鹰所说,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这是全社会都能、都要广泛参与的社会化事业,要努力延伸到其他职能部门和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合力推进。

  “监测只是掌握基本情况、找准工作切入点的手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才是目的。我想这也是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环境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的初衷之一。”曾红鹰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