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http://www.CRNTT.com   2023-12-19 11:27:52


 
  又如,法治能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新时代以来,我们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加快市场经济领域有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让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更加泾渭分明,使社会经济关系调节更加有法可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正是我国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律规则是市场主体对不确定的未来作出预判的基准,规则越清晰、越可信,行为预期也将越准确、越稳定,商业交易也将越安全,市场也将越繁荣。

  记者: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应该如何具体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发力?

  许志端:要加强法律的立改废释,做到规则公开透明。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本在于建立健全和坚决落实法律制度。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发展新形势对完善法律法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继续用好立法这一重要抓手,制定完善契合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的法治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执法、司法是推动法律落实落地的重要环节。执法是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也是与投资者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职能。没有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就没有法治政府,也没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既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又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等方面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司法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公正司法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司法机关平等公正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让各种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市场的创业创新创造动力才能更加强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