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畅通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
http://www.CRNTT.com   2023-12-21 07:50:20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展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冷链物流,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大型化,而是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气候、地形、电力等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式。比如,相较于固定式冷库,移动冷库建造周期短、投入小、安装便捷、节能环保、移动灵活、可扩充性强。各地要加大投入,注重监管,引导生产主体结合实际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运输设施,发展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提高产地源头冷链物流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各生产厂家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生产制造更多符合农村实际的冷链设备。
  
  另一方面,要注重衔接加大网络协同。农村物流点多面广,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当前,我国冷链运输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各地要积极将农村地区融入全国冷链运输格局,加强县乡村各级物流节点、运输路径等的衔接组织,构建稳定、高效、低成本运行的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网络。鼓励电商、快递企业利用既有物流网络,整合产地冷链物流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冷链物流服务渠道。同时,还可以发挥网络直播带货等作用,加强产地到销地直达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
  
  此外,还要注重市场驱动的作用。在加大政府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市场竞争活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业态模式,优化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不断做大做强。要加大政策引领,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环节配置,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要加大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产学结合,为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齐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