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走近“新三样”:动力电池技术新能量足
http://www.CRNTT.com   2024-01-24 10:25:54


 

  破解成本、效率“难点”,推动产业结构、商业模式创新

  地面一尘不染,设备洁净整齐,进入要穿白色防尘服……走进浙江衢州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电智能制造工厂(以下简称“衢州极电工厂”)电芯车间,仿佛置身于一间庞大的医院手术室。这里的空气洁净系统,能确保每立方米空气中5微米以上的粉尘颗粒少于293个;近乎“0水分”的控制系统,让车间湿度仅为撒哈拉沙漠一年中最低湿度的一半水平,确保单电芯水分含量比例小于万分之二。

  这座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全球最大的三电及储能系统智能制造综合基地,由吉利控股全资打造,从建设到投产只用了14个月。2023年,涉足电芯制造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整车企业,不只吉利一家。

  2023年11月24日,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款标准电芯在四川宜宾三江新区下线。按照规划,长安汽车将在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电芯,形成不低于150吉瓦时的电池产能;首款成组效率达到86%的CTC技术,将于今年量产。

  半个多月后,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竣工。该工厂投资109亿元,规划建设36吉瓦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可满足6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装载需求。据悉,广汽自主研发、电芯能量密度可达4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量产装车。

  “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焦点除了智能化,还有能源补给。整车企业要有能力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便宜、更加绿色的能源,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需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广汽发力能源生态板块,旨在提升硬产品之外的软性竞争力。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首席执行官安聪慧表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最昂贵的零部件之一,事关成本,也事关安全、续航和充电效率等用户直接体验。车企全栈自研电池,是提升技术实力、深挖品牌“护城河”、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