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自行车的演进
http://www.CRNTT.com   2024-01-27 09:50:30


  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多年前,美国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古罗夫曾撰写过一篇关于自行车的小文章,梳理了自行车一次又一次被发明出来,然后一次又一次没入历史尘埃的曲折历程。
有趣的是,文章一再感慨,自行车虽然饱受命运的戏弄,但每一星偶尔迸现的火花似乎都和“脸”纠缠在一起。

  1865年的一个秋日,两个男人坐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安索尼亚的一间小酒馆里推杯换盏,想靠烈酒平复糟糕心情。在此之前,他们正在附近的山坡上驾着马车前行,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然后,“长着人形的头和某种未知躯体的‘魔鬼’呼啸着向他们‘飞’来,低低地掠过地面”。他们拼命抽打马匹夺路而逃,“魔鬼”则一头栽进路边的水沟中。

  他们的恐惧很快上了一个台阶。因为,一个顶着“魔鬼的面孔”、脸上血痕未干的男子穿过酒馆,径直朝他们走来。

  “魔鬼”说,他的名字叫皮埃尔·拉勒门特,是个来自法国的机械师。他几个月前才带着自己设计的新机械——一款带有踏板曲柄、两轮结构的装置来到美国。他打算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并且将其命名为“velocipede(蹬地脚踏车)”。

  不过,这款自行车并不具备现代自行车都配备的齿轮和链条传动,恐怕也没有刹车,假如用脸刹车不算的话,这就是为什么他会以那种可怕的高速度从山坡上冲向马车。

  虽然拉勒门特的自行车没能流行起来,但一款被媒体盛赞“造型极为优雅”的高轮车确实在叛逆期的年轻人中引起了一轮热潮。这款车前轮巨大,后轮很小,如果仅看图片,就像用几根横杆连接起了英国最大的硬币“便士”和最小的硬币“法新”,所以后人索性就称其为“便士法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