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强监管防风险 证监会打出“组合拳”
http://www.CRNTT.com   2024-03-16 14:21:54


 
  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从实践看,科技企业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未盈利阶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差。一些优质的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更好更快成长,但绝不能是那些拼凑技术的“伪科技”企业。对此,证监会将就未盈利企业的科技成色征求行业相关部门意见,更好统筹支持科技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现场检查是证券法赋予证监会的一项行政执法手段,对发行监管领域而言,它成为发行上市书面审核的一个延伸和补充。”严伯进表示。

  严伯进透露,下一步,证监会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主要考虑是同步增加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这些线索,一经查实,严惩不贷,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力震慑那些试图带病闯关者,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激发上市公司回报意识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谈及如何推动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让投资者更有获得感,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说,要激发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

  郭瑞明表示,下一步,监管机构将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让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更加自觉地回报投资者。推动相关部门把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工作、市值管理工作纳入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优质上市公司的示范引领作用。此外,对于“破净”公司,要督促他们提出改善投资价值的举措。

  财务造假触碰的是资本市场的底线,必须坚决打击。“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增强合力,构建打击财务造假的综合惩防体系。”郭瑞明表示,重点打击五类行为。

  具体来看,郭瑞明介绍,对于长期系统性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的策划者、协助者,都要严肃追责,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对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要坚决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混进来的要坚决清除;打击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随意调节利润的财务“洗澡”行为;打击通过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进行造假的行为;打击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掏空上市公司过程中伴随的一系列造假行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