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对网络文学影响几何
http://www.CRNTT.com   2024-03-16 18:10:12


 
  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介文学,与生俱来具备科技与人文双重属性。技术更新大大降低了创作的门槛,普通人也能借助机器辅助参与文学创作,利用AI自动生成故事。除了能提供情境描写等辅助功能之外,AI还能在世界设定、框架构建、风格匹配、创新性线索供给等多方面助力网络文学创作。同时,由于AI在占有语料库和检索信息方面的优势,人们可以通过便捷查询,高效匹配与创作相关的内容,完成材料收集和分析整理甚至是初步撰写工作。这其实类同于人文研究中利用远读、语料分析、关键字段抓取、情感曲线、社会网络分析等数字人文研究方法补充和助力传统细读的研究方式。未来,网络作家可以从大量的基础工作中脱身,将节省下来的智慧和精力聚焦在创造性工作上,从而能更加致力于内容创新,以人机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AI的蓬勃发展也将激励网络文学企业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布局,开创行业新局面。网络文学受大数据算法和商业消费逻辑的影响颇深,读者的阅读行为包括点赞、吐槽、评论、分享、收藏、支付等都被转化为后台数据储存、计算,通过分析读者的停留痕迹、题材偏好、阅读场景和心理、生活地域、受教育程度等背景信息,不仅能利用用户画像和兴趣标签精准定位读者群体、量身打造、定制服务,还能深度开发用以支撑影视、动漫、游戏等IP改编和产业运营。随着网文企业海外布局逐步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赋能人机结合翻译模式,加速AI翻译更新迭代、实现文风迁移,助力网络文学出海。

  从头部网站到下游开发,整个产业链上的网文相关行业除了能借助AI在越加细分的阅读市场精准定位受众、实现高效数据化运营之外,还能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阅读场景。当下的人工智能创作已经开始从“文生文”进化至“文生视频”。不需要复杂的3D建模,也没有繁杂的逐帧渲染,输入一句话即可呈现高清画面,有人预言未来导入一本小说就有可能生成一部大片。这意味着语言、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程序代码等均可以跨越不同媒介载体自由组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朝着多模态切换、相互生成的模式迈开了跨越式的一步。网络文学未来可以借助AIGC融合多模态数据实现图、文、影音、游戏一体的多媒体创作,充分调动用户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在虚拟现实中与角色进行更自然直观的人机交互,为用户定制更丰富、多元、创新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正如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所说,届时网络文学的样貌可能会发生改变,从单一的文字升级为多维、立体、互动的作品形态,从平台到市场运营,都将发生改变。

  法国人工智能专家科尔内特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如同一台高功率的发动机,可以搭载在拖拉机上,让其发挥最大牵引力,也能安装在赛车中,让其飞驰而过。”就像开车的人不需要知道发动机的原理也能在赛场上风驰电掣一样,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网络文学,将以科技解放更多创作者的生产力和创造性,打破甚至融合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艺术创作能力匮乏的普通人也能凭借AIGC实现自己的创意,人机结合将创作出兼具科学气质与艺术气息的作品,实现由模拟到创造的范式变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