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http://www.CRNTT.com   2021-03-26 16:19:34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据人民网报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洪子诚、陈思和等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是这一思潮的重要成果。尽管学界在“文学史有无必要”或“如何重写文学史”等问题一直没有形成共识,但是,许多有志之士不断进行文学史书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程光炜、孟繁华、丁帆、顾彬、陈晓明等学者的文学史著作相继出版,又一拨重写潮流已然形成。

  陈晓明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体现了通俗性和学术性结合的特点。作为由张江主编的文艺通识丛书中的一部,读者的定位是广大干部群众、文学爱好者以及非文学专业的从业者等。这一丛书的编写拆除了高冷文学艺术与民众文艺热情之间的藩篱,“让文学知识走出专业研究的殿堂,来到人民大众之中”“理解沉积在作品之中的意蕴,提高审美水平”。《中国当代文学简史》更多是给读者进行粗线条的文学脉络梳理,让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70年的发展轮廓有初步的理解和大致印象。

  但是,这种通俗性追求并不是以放弃学术性的学理分析为代价的。《中国当代文学简史》的表述尽可能通俗易懂,将原有的一些理论概念改为更为通俗平易的说法。如在“百花文学”的论述中,陈晓明表现出惯有的宏阔理论视野,将这一文学想象置于思想史、文学史、期刊史等知识文化网络中进行分析,只言片语却写出了历史纵深和人性光辉。

  《中国当代文学简史》体现了现代性与当代性的思想追求,写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历经的历史曲折道路,写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历经艰难而保持的精神气质、格局和气象。中国当代70年的文学历程是一个现代性的必然选择过程,是中国面对各种外部挑战所选择的道路。这种执着的探索过程充满了艰难,甚至不乏偏激。《中国当代文学简史》并不是简单地判断历史对错,而是去探究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意味着什么。现代性的文学史是陈晓明文学史建构的显着特点。作为一位深谙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理论的学者,陈晓明显然知道碎片化时代书写一部当代文学史的难度:如何整合多元、仿真的文学现象,怎样建构整体、线性的文学史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简史》采取的策略是保留现代性的历史观念、借鉴后现代的历史方法。如将中国当代文学70年分为“开创与清除”“恢复与变革”“转型与融通”三个时期,以此抓住贯穿中国当代文学史始终的精神实质,以此来分析其内在的历史变异。但是,和其他文学史的分期不同,《中国当代文学简史》直接将先锋派文学作为多元时期文学流向的起点,“直接的现实前提就是社会意识处于深度的变化调整阶段”“直接的美学前提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创新压力”“直接的艺术经验前提就是现代派和寻根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