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韩国首枚自研火箭发射失败的三大疑问
http://www.CRNTT.com   2021-10-22 10:29:20


 
  疑问二:“世界”号技术水平如何

  除了关注韩国自研火箭没能入轨的原因,韩国媒体还在评论本国运载火箭的性能。“成功了一半”,韩国JTBC电视台21日报道称,在经历十多年的不断努力,韩国凭借自己科研实力研发的首个火箭“世界”号终于上天。运载火箭技术是一项尖端技术,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具有独立发射卫星的能力。现在世界上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有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印度六个国家和地区。韩媒专门强调,以色列、伊朗、朝鲜不在其列,因为只拥有300公斤以下低轨小卫星自主发射能力(原文如此——编者注)。

  《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航天专家黄志澄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说“世界”号的运载能力已超过发射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但它的总体性能还是比不上我国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公开资料显示,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为一款两级运载火箭,该型火箭能将2.4吨有效载荷送往200-400公里的近地轨道。黄志澄介绍称,韩国“世界”号火箭三级均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但这些发动机没有采用高压补燃技术,因为采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掌握这种发动机技术耗时较长,通常可能需要15年以上,还必须有试车台等一些完善的配套设施。

  一位不具名的航天技术专家21日对记者表示,根据韩国航天部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世界”号的各项重要指标偏低,火箭技术的起点并不高。与邻国朝鲜相比,综合来看,朝鲜一直在走自主研发道路,起点较高,火箭技术发展比韩国要快,而韩国一开始就依靠俄罗斯发展运载火箭技术,研发道路不明朗,这次“世界”号的尝试本来成功的希望很高,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就说明韩方对于火箭研发的关键流程还没有完全走通。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21日对记者表示,韩国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可以同时采购东西方的现成军事技术产品,技术壁垒相对较少。所以近些年来,韩国国防工业经常在一些领域走引进-改进-自主研发的路线,以便快速获得成品填补空白,并具备研制能力。通过成品或技术引进,使得韩国相关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0到1的突破,然后通过消化吸收,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最终实现自主研发。韩国运载火箭也走的是这条路。不过,韩国的“世界”号一级火箭采用的自研KRE-075发动机在技术上没有改进,相比韩国第一代火箭“罗老”号一级动力采用的从俄罗斯引进的RD-151液氧/煤油发动机反而有些倒退,这也说明先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难度。总体来看,韩国运载火箭的自主研制之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