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素心泼墨写春秋 王惠存出版山水画集
http://www.CRNTT.com   2010-02-04 09:51:01


希望的田野家住韩江边系列
 
  气韵丰足浑厚华滋——王惠存中国山水画赏读 

  几年前,我在王惠存家里,第一次看到他的画作时,仔细欣赏他的一幅幅山水画。直觉地获得一种新鲜感。因为其画风不常见到,也许这就是他独特之处。他的画风是写实与浪漫的融合,继承国粹传统和吸取西洋技法相贯通。宛若一束感人的奇花,虔诚地奉献给人们。

  提起王惠存,人们对这位艺术个性独特的画家颇为赞誉。他的山水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及意境各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从画面看来,他的绘画仍沿袭传统山水画的高远,平远、深远的处理方法;在形象刻画上,则采用以浑厚的块画衬托似不经意的线,用动或静的点提取物象之神的手法增加意趣,避免了纯自然主义的摹写,在浓厚的创作中,完成了其情感价值的追求,其浑然溢情的写意风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受是骨力刚健,气势雄浑。

  王惠存的画作多为水墨,浅降等形式,深厚而多层次,幽邃浮透空灵,传统功力甚深,不难看到黄宾虹,李可染,黄秋园诸大家痕迹。他成功地将大气丰韵输入笔墨之中,力求气足韵丰,溢出画表。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从名家严谨的艺术追求中,博取精华。

  王惠存托情于物,以物扬情,融于创作,这和他的人生、艺术之路患患相关。他从小生活在韩江边,是喝韩江水长大的,拥有潮汕平原母体的灵感,体验军旅生涯的粗犷,在媒体职业生涯中成长,又饱含现代人洞察世界的因子,加之坚实的艺术技巧,完成了他有感而发,创新与情感结合的历程。

  作为一种艺术追求,王惠存的作品意境深远。近年,他创作的山水《家住韩江边))系列,以•深远’法构图的全景山水和“截断’法构图的中、近景山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浓荫苍翠欲滴中,烟雨暗含几处人家,意境的迷离,使画面的效果清新飘逸。好像截取了全景山水中景致最优美、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草木苍郁,闲云舒卷,溪泉有声,一派远离尘嚣的悠闲与宁静,仿佛为焦虑匆忙的现代人圆了一个林泉之梦。其笔墨苍莽,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群峰耸翠,劲松红花,把人们导入一种既朴又真的“真、善、美’境界。其墨浓处,乌黑如漆;其墨淡处,轻漫如烟,王惠存紧紧抓住中国山水画“知白守黑,虚实相生’和“笔具皱皮法,墨具焦,破,积”的传统理法,尤其重视画面意境的经营。黄宾虹大师云: “善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王惠存理解颇深,所以作品从整体感及内涵都达到了较为完善的艺术效果。

  细读王惠存的作品,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从作品表现出来的寻常小景的平淡之情中,渐入一种平常之后的壮美情怀。他擅长把千里江山浓缩于尺幅之内,无论是气势恢宏的高山大川,抑或是吹烟唱晚的平常农家,在尺方之中,皆在看似平常中显现出雄浑博大。其作品树石重色点泼有致,黛碧辉映,光色交融,浑然一体,充满一片热烈的生机,给人秀丽,滋润,清新、舒畅的感觉。

  董其昌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俗,自然丘壑内营,’读书与行路,对于王惠存几乎成了一个自觉的欲望。不读书,便难以蒙养灵性,不思考,理便浑浊不清。王惠存明白:要在师承的平台上寻求突破,在实现突破中迈向创新,每个画家都要穷一生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他每年都要寻找各种机会到各地走走,多感受着充满人之情趣的那些石路、石桥,石板房,田野小溪、山前屋后的林木以及农家的炊烟,远山的烟岚,时时关注着这些古朴、纯厚、真切而又平淡的景物,感悟大自然的一

  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山中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患的平凡生活。他笔下无言的山水,也就有了灵动的生命并渗和进他的情感。

  王惠存说: “艺术创作上要不断追求新与美,要具有独特性,从容不迫,心态平和,顺其自然。”的确,艺术风貌的构建出于自然,在于画家的学识与天资。古语云: “君子所取者远,必有所待。”王惠存立志于在中国画这棵大树的主干上去发展的,所以他无意子很快发一枝。他在山水画艺术上积学渐修,已筑起了平实的底蕴,也使自己的山水画艺术步入新的境界。(来源:广东新闻网 林锦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